中生魚池的日鯽很多,但因池水較淺約5-7尺,與池內日鯽均是多年老滑鯽。所以,吃餌極為刁鑽。
冬日,池水溫度低,若要底釣,訊號也是極為纖細且不易入口。因此,許多釣手就會用段差底釣方式來拋釣。
何謂段差底釣?簡言之,上鉤餌離底,下鉤餌觸底或置底。上鉤餌均為霧化餌,餌化落至池底後,魚撿食時誤食下鉤餌。至於下鉤餌多為烏龍係〈感嘆、烏龍、力玉...〉和guruten係〈伊魔、阿爾發21...〉。
既然是如上述的方式要釣獲魚,量測水深就是一個重課題,容後再述。
段差底釣的最大敵人是:風和水流。因為前述兩個因素會讓下鉤餌離開上鉤餌的霧化區,影響下鉤餌的被吸食。
在中生魚池用段差底釣的方式拋釣,就有個上述的困難點之一∼水會流。
通常,遇到老魚較多的池塘,我們都會想盡辦法讓仕掛纖細化,減少魚吸食的阻力。但是,輕量的是掛遇到水會流,問題就來了∼不會定置於一點。若用較重鉛的浮標,雖能改善餌移動的速度,但是,浮標的目數會改變影響判讀。
所以,前段所述可以用下圖〈想像圖〉來檢視:
下圖編輯自日本釣手的部落格
左:用較重的浮標時 浮標目數會因水流緩慢沈入 就在沈入當時會有訊號
右:用較輕的浮標時 浮標目數變化較少 但下鉤餌會移動 移動至霧化區時會有訊號
上次的段底排名賽,我是用右圖方式,效果差強人意。
當然,釣魚並非僅單一課題要去考量。諸如,天候、仕掛、餌料、浮標...等,都有關係,也因此讓人著迷。
感謝板主分享~ 個人認為中生魚池算是國內挑戰性最高的魚池,因為難度高,成為釣人們持續鑽研日鯽的動力 中生上端引溪、泉水為池水,下端排水,池水有進有出流通保持涵氧量,這小小的水流造就了段差釣法的難度,此外,無敵澀口老滑鯽、不平均而且相對較淺的池深等因素也造成作釣的難度:例如釣老滑鯽需要段差釣法,段差釣法怕水流、用段差底釣但池底不平…等 個人幾個在中生有水流作段底的看法如下: 1. 水流也會影響霧化餌之霧化的方向與遠近,故本來純按釣棚深度調配的霧化餌,需視水流強度再考慮霧化餌的比重,以控制霧化區,讓陷阱餌能待在霧化區較長的時間。以板主的「右法」應是比較能對應魚情的(陷阱餌往霧化區移動) 2. 剛拋釣組時陷阱餌是拖底的,往水流方向拋釣,有可能讓陷阱餌能待在霧化區較長的時間 3. 陷阱餌用蠶蛹粉浸漬,讓它有主動攻擊力 淺見跟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