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土鯽之家交流論壇 http://www.tujiclub.com/Dvbbs/index.asp

土鯽的介紹、釣法及研究。
共3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瀏覽完整版]

標題:[轉帖]新武呂溪乾涸 國寶魚曬成小魚干

1樓
藍泡泡 發表於:2007/7/24 上午 08:57:16

新武呂溪的上游是高身魚的保護區,在這個季節,正是小魚返回上游成長的時期,但因久旱不雨,河床斷流,許多受困在下游的幼魚,變成一條條曬死的小魚干。

根據中央氣象局台東氣象站資料,池上地區今年以來,累計雨量僅有二五八公釐,七月一整個月,連一滴雨也沒下過。水利單位為了搶救農作物引水灌溉,卻也導致縣內幾條河川出現斷流現象。

卑南溪的主要支流紅葉溪,因為水利會引水灌溉台東市農作物,導致斷流;鹿野溪和武陵溪則引水供鹿野鄉使用,也出現斷流現象。

而最慘的是,國寶魚高身魚的故鄉新武呂溪,首次發生斷流現象。經艷陽日照,乾枯的河床上,暴露曬死的魚屍,相當刺眼。

台東水利會在新武呂溪池上段,設置一個引水道,將所有的水流截斷,供池上第二期稻插秧使用。此舉使得下游的高身魚,還來不及游到上游保護區,就活活的被曬死,造成國寶魚大量暴斃,更凸顯缺水時的另一種危機。

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魚種—高身(魚固)魚,屬台灣特有種。在高屏溪仍保有穩定的數量。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水流量大並且分布有巨石及岩壁的河段。在高屏溪主要分布於海拔150至500公尺的河段。

科別鯉科(Cyprinidae)

學名Varicorhinus alticorpus

別名高身鏟頷魚、赦鮸(嗎一 ㄢˇ)、鮸仔

棲息環境:

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水流量大並且分布有巨石及岩壁的河段。枯水期聚集於深潭中,豐水期分布較廣。

外形特徵

一般體長為20-30公分,最大可達50公分以上。

食物來源:主要攝食附著岩石的藻類為主有時亦食水生昆蟲。

http://contest.ks.edu.tw/~river/environment/fish/fish6.htm

苦花魚,正式名稱為台灣鏟頷魚,一般稱為苦花、苦偎,也有稱為鯝魚,通常體型約在10至25公分,最大可達45公分,台灣鏟頷魚因下頷呈鏟狀得名,此為鯉科(魚巴)亞科鏟頷屬的共同特徵,台灣除了苦花之外,還有高身鏟頷魚(高身鯝魚)也是這一屬的魚類。由於苦花對環境要求相當嚴格,水質若有污染將無法生存,因為也被視為水質潔淨與否的指標。
http://www.ettoday.com/2003/09/27/10848-1519750.htm

高身鏟頷魚

Varicorhinus alticorpus (Oshima)


 詹見平  攝

俗稱:赦免、免仔、高身

 特徵及習性:

  高身鏟頷魚是「珍貴稀有」的「保育種」魚類
,同時也是臺灣特有種,俗稱「赦免」、「免仔」
或「高身魚」,分佈於臺灣南部及東部溪流的中
游。喜歡住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以附著在石頭上的
藻類和水生昆蟲為食物,成長迅速,最大可以長到
50公分,體重可以到達60公克,是一種很珍貴的魚
種。

  食性:雜食性。

  產卵期:春末至冬初。

  產卵場所:溪底細砂中。

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n002/htm/valufish.htm

2.沒有絕種 只是瀕臨絕種和稀有

面臨問題

山產店之需求,人們以炸、毒、電等毀滅性方式大量捕捉,使其面

臨絕種的窘境;而生態環境的惡化更是扼殺此魚種的主因

生態習性

喜棲息在流速湍急,水流量大的低溫水域中。本魚種成長迅速,體

長最大可達50公分,普通約25一30公分。食物以水生昆蟲和著生於

石頭上的藻類為主。每年的七月至十月為其生殖季節,雌魚的腹部

會變得較為飽滿,雄魚則在吻部長出數顆大且硬的追星。

 

棲地分布

分布台灣南部高屏溪中游及東部秀姑巒溪、卑南溪等水域。在卑南

溪流域則以支流鹿野溪及大崙溪的河段,其族群量為最多

參考資料來源 方力行老師的 高身鯝魚 一書

2樓
aloonchen 發表於:2007/7/25 下午 02:13:33

政府常顧此失彼

又一明證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3樓
Jerry 發表於:2007/7/25 下午 11:46:50
好可惜,好可憐,好可笑,好可惡,好可、、、
共3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Copyright ©1998 - 2022 www.tujiclub.com / 本網站主機代管於捕夢網 /


☆歡迎您!!!您是第 位光臨"土鯽之家"的貴賓!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