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活化石的「鱟」是海洋無脊椎動物,最近嘉義縣政府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指導下,在布袋海岸發現鱟的蹤跡,相關人員明天將至布袋鹽田濕地勘查鱟的棲息地。
嘉義縣政府指出,被視為活化石的「鱟」,在兩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近年來因環境變遷、污染等因素,導致鱟的數量迅速減少,目前有許多國家正在推動鱟成為「世界遺產物種」,並積極保育鱟的棲地,希望能維護生物的多樣性,建構健全的海洋生態系目標。
為了配合「拚觀光」政策,嘉義縣政府近年來也將生態保育與觀光結合,並規劃旗鑑物種的保育、復育工作,以利生態旅遊業的發展,目前已進行諸羅樹、水雉、三棘鱟及嘉義縣沿海棲息地監護工作。
其中,由嘉義縣政府與環保團體組成的「嘉義三棘鱟保育及復育工作團隊」,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鱟的監測、取樣、分析,最近在布袋海岸已發現成鱟五隻、稚鱟三十二隻,雖然族群數量不多,但已令保育人員振奮不已。
中研院與環保團體專家學者,明天將聯手到布袋鹽田濕地及稚鱟的棲地勘查,並示範成鱟產卵場圍網措施,同時進行討論規劃、保育等事宜,希望再接再厲,共同致力生態保育工作,維護珍貴的自然資源。
這是雌鱟的腹甲,但她的後3對棘特別短小〜
雌鱟的生殖孔:雌鱟從這裡排出卵,
我們可透視牠薄薄的皮膜中一粒一粒的卵
![]() 泥灘帶中的小鱟 |
鱟,讀成「ㄏㄡˋ」,依字形上看來像是「有學問的魚」,是阿兵哥口中的鋼盔魚,老人家們稱牠為鴛鴦魚、夫妻魚;外文名horseshoe crab ,直譯成馬蹄蟹。鱟像位披著盔甲的武士,看似兇狠,卻沒有像虎豹般的危險;鱟的這身行頭,可是保護著牠渡過了許多歷史的歲月呢。其實鱟的祖先早在四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而在兩億多年前轉型成目前這個樣子,一直維持到現在,比起人類有著更長久的歷史,有著「活化石」的稱號!可惜的是,近來鱟分布的地區越來越少,數量大減,需要設立保育區加以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