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生種的「台灣絨螯蟹」俗稱毛蟹,花蓮多條溪流是主要棲息地,但因滋味鮮美備受老饕的喜愛,近年來遭大量捕捉,導致毛蟹族群數量銳減,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已在三富溪展開復育工作,而三棧溪社區居民也封溪復育,整體復育成果雖然逐漸顯現,但仍無法阻止不肖業者趁毛蟹降海產卵季節濫捕。
花蓮水產培育所指出,四月底、五月初是毛蟹從溪流前往海中產卵的季節,而在這段沿溪降海的過程中,是毛蟹最容易捕獲的時機,許多不肖業者在毛蟹降海路線佈放許多捕蟹籠,對於毛蟹復育工作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三棧社區居民為維護毛蟹復育成果,當地巡守隊已發動數波巡查工作,查獲一百多具捕蟹籠,三棧社區協會理事長游秀珠表示,五年來居民封溪護漁的成果豐碩,居民無法忍受不肖業者捕捉辛苦復育的毛蟹,巡守隊會持續進行巡查工作,希望將溪中的捕蟹籠全數排除。
目前毛蟹在餐飲店中價位走俏,體型大的毛蟹一斤約八、九百元,中型的約六、七百元,雖然價格相當高,但仍深獲老饕的喜愛,業者為穩定貨源而大肆收購,也因此促使許多人甘冒風險,在毛蟹棲息地和降海路線大量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