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上周實地勘查,目前預定在福和橋、秀朗橋和中正橋等處挖掘深潭,方便魚群往中上游移動時,有地方可躲藏,不再擱淺在沿岸乾死。
環保署昨天公布全國十大乾淨河川,淡水河未名列其中,但環保署認為整治成效相當好,九十一年時嚴重汙染河段占全河長度二一.四%,去年僅八.五%。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呂鴻光表示,淡水河過去五年間經常傳出魚群集體暴斃,尤其四月和十月,有時死魚多達數十萬隻,且都是擱淺缺氧而死。經調查發現,應該是淡水河經過整治,慢慢吸引原本在出海口徘徊的魚群往中上游的方向游,但對水量判斷錯誤,以致游到特定地點就缺水而亡。呂鴻光說,魚群受清水吸引是天然本性,但淡水河水流量太少,當魚群發現事態不妙時,已來不及回頭。
任由魚群年年「上當」、一死就是數十萬隻,實在太過殘忍,環保署決定在淡水河挖「深潭」,讓魚群有緩衝區救自己一命。目前暫定挖潭地點是福和橋、秀朗橋和中正橋三處。
rain大大安安
歡迎您多多po一些有關於生態 環保 搜奇 保育 方面的文章喔 記得25年前還住在台北時 有一年夏天 淡水河水位降低 溶氧量不夠 加上污染 就發生了您說的這種現象 大大小小魚類死亡 數量難以估計 各式各樣的淡水魚都有 更有一些是遠從關渡而上的半鹹水性魚類 例如 豆仔魚 若是能挖掘深潭倒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淡水河終年流水不斷 數十年下來也淤泥不少 疏濬的工作才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