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蝶過境中部山區的時間嚴重延遲,並出現分群遷徙現象,部分保育人士調查發現,因多條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開通,嚴重破壞紫蝶遷徙過境棲地,加上氣候變化,都可能是造成紫斑蝶遷徙異常的因素,將持續進行調查與紀錄
在台灣與墨西哥特有的紫斑蝶遷徙生態,近期在封鎖第二高速公路與闢建紫外線燈牆事件炒作下,引起各界關切。然而在這些沒有長期周延實際統計探究紫斑蝶遷徙習性,就進行的實驗宣告失敗後,一群長年在八卦山區默默從事調查與保育紫蝶的人士卻發現,今年度紫斑蝶嚴重延遲過境中部山區,並已出現分群遷徙的罕見現象,彰化縣自然教育學會理事長莊水木表示,自從中彰快速道路與第二高速公路開通後,就曾發現大批紫蝶謎航的現象,部分紫斑蝶已成為山區「留蝶」,更可以證實紫蝶遷徙生態相當多變,以現有的觀察或紀錄,還無法真正解開蝶群遷徙之謎。
莊水木理事長強調,紫蝶遷徙不像候鳥擁有長期續航力,在天氣不穩、過境棲地遭破壞後,可能必須以滯留在各山區繁殖新世代,以時間來換取適應遷徙路徑的新空間,不論是孕育新的蝴蝶谷或營造新遷徙路線,都值得依照自然法則持續探索。
過多的人工破壞 已經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只有停止繼續破壞的腳步 才能減緩一些動植物的傷害 但是其實人類能做的十分有限 套一具名言 "生物會自己找出路的" 只要杜絕人類貪婪 剩下的也只能靠生物自己找出路囉
紫斑蝶過境雲林縣林內鄉,引起不少遊客帶著手網捕捉,讓台灣蝴蝶保育協會義工看了很憂心,大聲疾呼民眾不要胡亂捕蝶,否則造成蝶類生態傷害。
許多民眾看到紫斑蝶過境報導,從各地來到林內鄉賞蝶,昨天上午在國道高速公路林內段清水溪橋南側,和淺山地區的坪頂國小附近,都有人拿著手網,只要看到蝶兒飛過,就拿起網在空中亂撈一通,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動人手1網,還將撈到的蝶兒裝在塑膠桶內帶回家,讓愛蝶人士看得直搖頭。
蝴蝶保育協會紫蝶義工簡雅惠說,捕蝶要用絹網,再用不含酒精的筆做標記,如果只是胡亂在空中亂捕,而且隨便用筆標記,不但對蝶兒沒有幫助,反而可能造成傷害。簡雅惠說,如果對保護蝶類有興趣,也想加入標記行列,可向蝶會報名參加義工培訓,將有專人教導民眾如何正確捕蝶。
在成功國小南側的山坡旁,蝶會昨天上午就標記了近30隻蝶類。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看蝶友捕蝶標記,仔細地聽解說,既好奇又有趣。有的小朋友要求將被標記的蝶兒放在自己手中放飛,當蝶兒展翅高飛,小朋友高興地叫著:「好漂亮喲!」「慢慢飛喔!」
昨天通過高速公路清水溪橋南側的蝶兒數量不多,每分鐘約10至30隻。蝶友說,何時會有較大量,還要再觀察。
高公局人員昨天將位於清水溪橋下「紫外線試驗場」的燈管向橋中央移動,同時也在北上252公里北側20公尺處起,在橋側護欄加裝鋼管支柱底座。高公局中區工程處南投工務段段長杜健生表示,移動燈管是另一種測試,也會在全長50公尺的道路,每隔2公尺加裝1支鐵柱,再加掛防護網,讓更多紫斑蝶順利飛越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