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SHIMANO先ぬけ 12尺
釣線:DNA0.8-長度到把手上緣,子線SAWA0.4,新世紀0.35
浮標:DETAIL 5號標(長細空心尾,長腳,倒水滴形)
釣勾:上鉤GAMAアラシ5號,下鉤GAMAスツポン3號4號, G-HARD改良ヤラズ3號, ヘラ鮒スレ2號
釣棚:淺ダナ約50~70公分
天氣:晴時多雲 氣溫:33∼35℃
風向:北風(事務所在北/棧橋在南)
釣法: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上鉤霧化餌/下鉤昆布絲)
很抱歉!您沒有許可權瀏覽圖片文件,請選擇[註冊]或者[登錄]。
背景:上週六驚見流友會釣友盧金國前輩使用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上下半場爆釣13㎏。對此釣法有如此驚人的適口性,於是特別上網研究一下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究竟是要如何進行操作?究竟是什麼原因讓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有爆釣的威力?經由丸九的官方網站小弟終於發現它的秘密,而本次賽會小弟第一次使用該釣法,經過不斷測試及試驗得到不少心得。小弟將於下面的文章分享給同好,也希望大家能多來交流,分享您寶貴的經驗。
上半場(1號釣位)
餌料:
バラケエサ/霧化誘餌(媽哈×2+SUPER D×2+新B×2+水×1,熊手打勻)
くわせエサ/吸入餌(極上海帶泥硬小心撥出1/3包泡水浸溼,並隨時加水保持溼度)
第一階段(0910∼0930)約3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15㎝/下鉤GAMAスツポン3號0.35長30㎝
成果:連拋五竿後才有サワリ(魚靠近的標訊)出現,但是逐漸演變成浮標無法站立,到位後吸入餌無殘留的現象。於是水手對霧化餌加壓(加速下沉速度並減低霧化量),此時終於有アタリ(阿答力)出現,但是空槍的情況嚴重。將近20分鐘後才起第一尾魚,於是立刻決定改變釣組。將子線剪短並縮短段差,並更換下鉤。
第二階段(0930∼1020)約10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3號0.35長25㎝
成果:浮標站立速度加快,中魚的比例提高(約達30﹪)。但是仍有定位點以上的訊號出現,並陸續起魚但仍未臻巔峰境地。就在一次斷線後,進行第二次調整。再次縮短下鉤子線長度,並加重下鉤重量。
第三階段(1020∼1145)約34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4號0.35長15㎝
成果:浮標站立速度更快,中魚的比例更加提高(約達60﹪)。並連續出現多次連莊現象,最快速度有20分鐘釣上10尾魚的境界(不含脫鉤及斷線)。終於達到爆釣的境界。1145後中魚脫鉤斷線,並導致母線打結拆開並進行照相紀錄的動作。1200回到釣位,綁好釣組重新作釣,直到終場1210都沒再中魚。(終場47匹作收)。
下半場(14號釣位)
餌料:
バラケエサ/霧化誘餌(十一米×1+培類將當狗×2+DASH×2+水×1+上半場剩餘餌料約50CC,水手打散)
くわせエサ/吸入餌(同上半場)
第一階段(1310∼1340)約0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4號0.35長15㎝
成果:這是上半場兩團丸宙釣的預備餌料,到此時已被太陽曬到快乾掉水份餘30﹪,為了不浪費餌料下半場就將就用啦。將就的心態讓悲劇發生啦,過重的餌料加快誘餌下沉的速度,過於乾騷的狀態讓餌料入水後很容易破散,雖然有調整餌料的形狀,但仍然無法達到中魚的目的。眼見左右兩位前輩頻頻中魚。於是進行下半場的第一次調整。
第二階段(1340∼1440)約10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4號0.35長25㎝
成果:拉大段差希望達到降低餌料下沉速度的目的,就餌魚訊開始出現,終於中魚的情況但是均需要進行等待,於是加深釣棚到1米深度,果然出現熟悉的魚訊,陸續中了幾尾魚但是與早上時的熱烈釣況相去甚遠,而且魚有越釣越深的情況出現。於是進行第二次調整。
第二階段(1440∼1510)約15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4號0.35長25㎝
成果:餌料中加入約1/3量的SUPERD,加入少許水量熊手打散。釣棚調回原先設定,終於咬況逐漸熱絡起來。但是由於有很長一段時間中魚率不高,再加上因為餌料狀態不佳,導致放槍或是斷線情況頻頻出現。於是又進行了第三次調整。
第三階段(1510∼1540)約5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HARD改良ヤラズ3號0.4長25㎝
成果:原先因為高活性魚隻的亂竄,因為換上較重鉤型的魚鉤獲得改善。訊號逐漸穩定,陸續又起魚5尾。悲劇發生啦,第五條魚起來後於就發生澀口的現象,陸續發生MISS及巴到魚的情形。眼看時間要到啦,只好換回原來的釣組。
第四階段(1540∼1610)約5匹
設定:上鉤GAMAアラシ5號長8㎝/下鉤GAMAスツポン4號(GAMAヘラ鮒スレ2號)0.35長25㎝
成果:調回原先的設定後,魚訊也跟著回來了。雖然咬況很快恢復熱絡,接連起魚2尾,但是已經時不我與了。就在一次斷線後,不小心將鉤更換為ヘラ鮒スレ2號(放在隔壁抽錯線),心想反正時間不多了將錯就錯試驗一下也好。較輕的鉤型讓魚訊更為激烈,起魚速度增快又中了3尾魚。終場就以35尾做收。
心得:
第一次使用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就得到好成績,其實多少帶點運氣成分。ヒゲトロ組合式釣法強調バラケエサ霧化誘餌下沉過程中形成霧化區的效果,因為バラケエサ霧化誘餌狀態騷硬,在水中魚一吸就破所以吃上鉤的很少(只有1次)。破散的バラケエサ霧化誘餌形成霧化區,飄落的トロロ漂蕩其中有知蛛網的效果,日鯽在撿拾破碎餌料時只要吸到昆布絲,就會很輕易的將鉤子帶入魚嘴之中。所以上下鉤大小重量,子線的長度及段差的距離,與餌料間的搭配必須達成一定的平衡。一但有所失誤,就會像下半場那般悽慘的情況出現。
日本丸九的每一種餌料的設計上都有某些理念在裡頭-->玩餌料的樂趣,這種釣法與兩團海帶泥的釣法,意義是相近的,所以對於這兩種釣法論調,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態度,就像之前的UK469所發表的兩團海帶泥釣法的那篇裡頭各回應者所述的大同小異....
不過,對於我而言,這種釣法只會針對某些特定的天氣狀況或是某些場合的比賽逼不得已所使用的極招之一....
像你這樣的實驗方式並且巨細靡遺的寫出來真是令人佩服~~~
日本丸九的每一種餌料的設計上都有某些理念在裡頭-->玩餌料的樂趣,這種釣法與兩團海帶泥的釣法,意義是相近的,所以對於這兩種釣法論調,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態度,就像之前的UK469所發表的兩團海帶泥釣法的那篇裡頭各回應者所述的大同小異....
像你這樣的實驗方式並且巨細靡遺的寫出來真是令人佩服~~~
阿龍哥:
感謝您的金言.您說的極是,在某種程度上這兩種釣法的確是相近的(誘導鯽魚入口的方式)....但是操作手法卻不相同..把實驗手法寫出來是要讓大家瞭解這樣的釣法.有機會的話也能順便讓前輩們夠指導一番.
不過,對於我而言,這種釣法只會針對某些特定的天氣狀況或是某些場合的比賽逼不得已所使用的極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