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標點底下有土鯽在時,卻又遭海璉大軍再上層攔截餌料時,各位是否就束手就擒了呢?我小時後使用竹竿釣時,會將海璉處死,割一小塊肉與萬能餌混在一起,海璉就不會吃了喔!!
這個問題,以前好像還另有討論過,可以搜尋看看…
手竿要克制海鰱,到目前為止應該沒有一種方法是絕對有效的!
野塘、大埤、水庫狀況不同,可用的方法也不同,
水庫水深、白天海鰱超多,用重鉛讓餌快速到底是唯一選擇,
但相對會錯失許多較輕微魚訊,
這是為什麼大家都會認為水庫魚”不是不咬、就是吃很兇猛”的原因…
在野塘或大埤,一般來說海鰱是一波一波的,有效的方法較多。
在盡量不傷生靈的情形下,個人曾嘗試的方法有:
1. 直接將釣到的丟回原釣點去……海鰱膽小具、群集性,有可能整批嚇走,實釣也多次證明有效。只要水不要過淺,是不太會驚動底棲魚的。
2. 調整釣組的殘存浮力值,”釣底”些就是方式之一……除非餓過頭,其實海鰱對釣組的殘存力是非常敏銳(快速)與介意的,程度不輸給回鍋魚;也就是說,在”殘存力愈不構成威脅”時,其就餌意願最高,即在殘存力”偏高或偏低(負值)”些時,其盜餌的意願就會降低。針對此特性,加上殘存力大小可調整的”區間、段數”很多,除了一般的倒折釣或拖底釣一些外,加大殘存、釣靈也是一種選擇。釣拖底會失去許多魚訊,相對釣過靈也會讓許多龜毛魚怯步,比較之下,個人還是喜歡釣靈,較不會銼魚、也不失觀標之樂。補救之到,可將”釣目調高”來因應,有點類似釣福壽之”調高釣高”法。
以上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其他像鉤大小、餌軟硬度與大小、餌的鐘擺速度與母線緊繃度等,都是可考慮的方法……或者,換支浮標試試看。
其實不需處死
只要嘴上的皮有殘留在鉤上就夠了
(詳細請看戶外生活叢書;池釣入門還是池釣釣技秘訣-魚類的恐怖意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