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ryboy 安:
請不叫我老大,我是黑小弟。
竿子重雖然有些關係但並不是主要問題。其實垂釣時,當您習慣浮標的信號之後其實你會發現一些預備動作..當這些動作發生時你做好準備。.這樣就比較不會來不及揚竿.
countryboy大大平安:我剛去釣魚回來,21尺水庫竿,278公克
,我想會不會是您拿的太後面?
鄉村男孩的問題,大致上黑人大大已經把原因說明清楚了。
一般人所謂的<正吃>,是指魚鉤勾到魚的嘴唇,除此以外都是魚在非就餌狀態下勾到魚體的。
通常正吃勾到魚嘴時,會有下列幾個情況:勾到上唇ˋ勾到下唇ˋ勾到魚唇的左或右邊。而最標準的<正吃>位置是在上唇的中間,這種情況大都採用宙釣(懸空釣),或雙餌一觸底ˋ一懸空的情況下最容易出現。至於雙餌拖底ˋ甚至連鉛錘都觸底的調標法,大部分都是勾到魚嘴的二旁。如果是吞鉤的話,就是魚鉤ˋ餌料太小ˋ加上揚竿太慢所造成。
浮標慢慢上浮的情況原因有三:水底暗流ˋ餌料融解ˋ魚碰線。如果浮標上浮速度快,則表示是魚在就餌,此情況在沉底釣時最常見到。
哈!感謝各位給的建議,真的收穫良多。也許是自己初步想認真研究如何釣鯽魚,所以很多觀念還仍待琢磨,謝謝大家不吝指教。
今天又去小搞搞一下,還是鉤到的比釣到的多,可能自己個方面的技巧還需多加練習,不過妙的事情是,除了鯽魚外,還另外釣到石賓、吳郭魚、海鰱,而這些都是正吃釣到的,就只有鯽魚是鉤到,怪怪。
這幾天分別到湖口大埤ˋ鯉魚潭水庫釣魚,但鯽魚釣況都不好,皆槓龜收場。
分析原因推測是因為池水溫度太低所致。最近因連續幾道寒流來襲,水中溫度摸起來都冰冰的,魚群幾乎都躲在水底泥土中保暖,少數魚群雖然有靠近,但卻不開口索餌,因此<勾到的比釣到的多>,其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