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土鯽之家交流論壇 http://www.tujiclub.com/Dvbbs/index.asp

土鯽的介紹、釣法及研究。
共9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瀏覽完整版]

標題:[討論]金屬標腳的浮標???

1樓
taichi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03:07:10

各位大大 如題!!此浮標因標腳有自重,入水時本身會先行站立,有哪為大大使用過此類型的浮標嗎???有何特徵???

2樓
鄭凱蔚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04:49:45

翻身快,且有放大魚訊之效果,但現多以長碳纖維腳所取代

幾年前曾經購買過兩支,但是可能是因為鋼腳與標體難以黏著

所以都會有接點處裂開

有可能是我使用不當

但自從那次後就不在使用這種浮標

除了自製的浮標外在來就在是土家所購買的

3樓
taichi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05:24:04
以下是引用阿蔚在2005/9/15 下午 04:49:45的發言:

翻身快,且有放大魚訊之效果,帶餡多以長碳纖維腳所取代

幾年前曾經購買過兩支,但是可能是因為鋼腳與標體難以黏著

所以都會有接點處裂開

有可能是我使用不當

但自從那次後就不在使用這種浮標

除了自製的浮標外在來就在是土家所購買的

感謝阿蔚大大!!!! 小弟的這支標並非標腳與標體相銜接,同樣是碳鉛腳只是黏結套入一段鋼管而已!!

4樓
曾R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10:24:22

taichi大大-大安

您說的浮標照您如此描述好似游動式別針扣環的浮標,

標腳處為了要讓別針固定都會有一段金屬材質的接環,

用於甩竿或海釣居多,池釣應少有人用。

5樓
小白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11:00:56
以下是引用taichi在2005/9/15 下午 03:07:10的發言:

各位大大 如題!!此浮標因標腳有自重,入水時本身會先行站立,有哪為大大使用過此類型的浮標嗎???有何特徵???


前些日子在中生魚池有看到阿源大哥用過看他用來釣半肚隨沉及飄的感覺還不錯用

標是阿源大哥自個做的標腳是鋼絲約1.2mm自重剛好調到標尾剩5目

6樓
taichi 發表於:2005/9/15 下午 11:15:42
曾R大大 小弟敘述的浮標是泛宇出的池釣標,一樣是插入浮標座的!!與一般浮標一樣!!!!
7樓
四方釣客 發表於:2005/9/16 下午 04:23:07

taichi兄

小弟有用把浮標腳用細的鉛線纏繞幾圈,上下用剪斷的浮標座固定

勉強算是自重浮標

使用後發覺優點是,站立快,釣組好拋送,比較不受風及浪的影響

特性是浮標以下,吃鉛輕,線組下沉速度較慢

以個人對浮標的觀點,標重釣組輕,可能會比較鈍一點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指教

8樓
黑人 發表於:2005/9/21 上午 09:13:32

昨天剛好看了一部老鬼的影片,裡頭就有介紹-全鋼腳及半鋼腳(上段碳腳)的浮標.介紹者說的同四方兄所說差不多"站立快,釣組好拋送,比較不受風及浪的影響".但是他的介紹的浮標標體多呈魚雷型,他們的說法是-配重偏下方浮標站立快,浮標下沉速度慢(自重的關係)適合釣浮魚的截殺(所謂空接OGIKOMI).釣底釣可以放大吃口魚訊,因為標身自重大貫性較強....以上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廣告通常都說好處,不說壞處.所以是不是同四方兄所說比較鈍,因為小弟沒使用過所以不知道.

9樓
眼鏡sir 發表於:2005/9/21 下午 05:52:04

全鋼腳浮標主要用於半水浮釣,半水浮釣的浮標只要能將下沉中釣組不規律或非常態訊號快速顯示出來即可,而全鋼腳浮標入水後即刻站立的特點,能符合半水浮釣時,需要餌一入水其動態皆受釣者監視的要求;若用之於底釣,其魚訊表現就不如傳統浮標細膩敏銳;

有些設計成長標尾浮標或為求容易辨識不能將標尾磨細時,因考慮到重心(平衡點)位置及不會因標尾過長(過重)會讓標尾有黏水現象,或要求比一般浮標能提早2.3秒站立,會在標腳前端加上一小段金屬管或纏繞細金屬線作為改變重心位置之用,利用此種設計只是把部份鉛片移至標腳末端道理相同,若添加的金屬吃掉整隻浮標浮力能控制在10%以內,底釣時浮標敏感度並不會受到影響!

以上是曾經自作自用一點點看法提供參考,也有一段時間不曾用過非己出的浮標,所以也不知道對或不對?

本次會內賽我會提供兩支標腳纏繞金屬線的浮標讓有緣人試試…..

共9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Copyright ©1998 - 2022 www.tujiclub.com / 本網站主機代管於捕夢網 /


☆歡迎您!!!您是第 位光臨"土鯽之家"的貴賓!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