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蔡菊明 發表於:2017/12/24 上午 11:34:40
三、綜合分析:1、如果先做出一支沒有標尾的浮標,先將釣組調成標身頂點平水面(標體大小先不討論),然後再分別裝上相同大小尺寸的空心尾及實心尾(玻璃纖維)。兩支標尾長度都是14.8cm,直徑都是0.2cm,經實測重量,
空心尾重0.22g,
實心尾重0.58g。 補充說明:這是個人取用的材料測得的數據。
2、以公式計算:(討厭數學者,可以略過2、3)
圓柱體的體積 = 半徑x半徑x 3.1416 x柱高
因此標尾的體積為 0.1 x 0.1 x 3.1416 x 14.8 =0.465 (cm3) = 0.465 cc
在純淨的水中,標尾全部入水,產生的
浮力是0.465g ※ (1cc體積的純水 = 1g重力)
每1目標尾的重量,空心尾是0.22 ÷ 7 = 0.03g,實心尾是0.58 ÷ 7 = 0.08g
每1目標尾產生的浮力,空心尾、實心尾都是0.465 ÷ 7 = 0.07g
3、整體(支)空心尾重力與浮力的比例為0.22 ÷ 0.465 = 0.47,每1目重力與浮力的比例為0.03 ÷ 0.07 = 0.43。整體實心尾重力與浮力的比例為0.58 ÷ 0.465 = 1.25,每1目重力與浮力的比例為0.08 ÷ 0.07 = 1.14。
※以上數值都是4捨5入
4、當標身裝上空心尾後,因為空心尾的重力比產生的浮力小(0.22g對0.465g),浮標(含標尾)只會略為下降一些,不會完全沒入水中。而對應每1目的浮力0.07g來看,標尾約會下沉0.22g ÷ 0.07g = 3.14目。因此要調標成4目,大約就在原來的鉛墬重力附近,需要調整原本的鉛墬量不多。
5、當標身裝上實心尾後,因為實心尾的重力比浮力大(0.58g對0.465g),浮標(含標尾)就會完全沒入水下。浮標要調成4目,需要減少原來的鉛墬重力,概略的算法是0.58(重力)-0.465(浮力)+0.08(每1目的重力) × 4目 = 0.435g,也就是要減鉛0.435g,才能使實心標尾露出水面4目。
※腦筋要打結了,不知對、錯?希望高手指教!
四、結論:
1、浮標的標尾比重,會影響調標鉛墜的重量。調標出水相同目數,實心尾比空心尾用的鉛量少。
2、標尾的比重,是會影響整體釣組的重力與浮力的上、下方配比的。標尾比重輕,下端配重大,標尾比重大,下端配重就小。
3、標尾的調目(4目),空心尾載重力較大,不易被壓沉。實心尾載重力極小,微力就能被壓沉。也就是說,空心尾的調標剩餘浮力,是遠大於實心尾的。
2樓
q85831786 發表於:2017/12/24 下午 08:52:31
3樓
魚紳 發表於:2017/12/25 上午 08:27:54
4樓
hawkstw 發表於:2017/12/25 上午 10:30:54
5樓
elscmc 發表於:2017/12/25 上午 10:53:47
6樓
marks 發表於:2017/12/25 上午 11:40:42
7樓
hank 發表於:2017/12/25 下午 12:19:49
8樓
重重 發表於:2017/12/25 下午 08:15:43
9樓
老漁 發表於:2017/12/25 下午 08:29:59
10樓
小巫 發表於:2017/12/26 上午 10: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