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冷泡茶」釣友提出,「討論關於夜釣時選擇使用夜光電子浮漂還是用夜光棒的相關話題」,由於個人以簡陋的方式回答,不但不能對該問題提出重點性、實用性的說明,並引起「冷泡茶」釣友的誤解,感覺實在不當。思考很久,且發了一些時間,在淘寶網搜尋各種浮標的規格、數據,在此與眾釣友分享,並提出個人的分析。
誠如「冷泡茶」釣友所述,夏日夜釣廣為許多釣友接受。個人已只夜釣近30年,但皮膚都沒被曬黑。由於都是實施夜釣,已自我訓練完成夜釣不需使用燈光的SOP。對於夜釣,就像吃飯、睡覺,都是憑著直覺操作。
早期夜釣只能用燈照,在前篇「談夜光棒及夜釣浮標」中已有說明。現今由於電子科技的進步,LED燈光大量使用,省電、多種光色、高亮度,如果配上高反射的螢光漆標尾,看浮標比白天還清晰,且垂釣方式、浮標調整,和白天一樣,都不需改變,因此有許多釣者使用,並堅稱日釣浮標最靈敏。但是就像世間事一樣,有利就有弊,有些事項值得注意。例如:紫光、藍光對眼睛黃斑部的傷害;走水使浮標不能定位;是否會對魚情有否影響;吸引蚊蟲等。
電子浮標,雖然使用、觀看方便,接近日釣浮標的操作,但是加上電池重量,使浮標重量增加,降低了浮標的「吃鉛比」,因此影響了浮標靈敏度的呈現。個人觀察,在會走水的新店溪,如果使用電子浮標,釣者大都是調倒折、走鉛釣法,來避開浮標因靈敏度降低、及浮標會流動的不佳因素。如果在意浮標魚訊的完整呈現,可能會有所失望。
螢光棒(或稱夜光棒),個人在淘寶網找不到專用的螢光棒浮標,螢光棒的說明廣告,都是教釣者,以附送的膠管及膠套,併合插在日釣浮標的標尾上端使用,覺得非常不當。如此會增加太大的重量在浮標標尾的上端,影響輕量的小浮標,造成頭重腳輕的「不倒翁」現象。正確的方法及觀念,是以附送的膠套直接膠合在標尾的上端,做成專用的夜釣浮標。只要浮標的吃鉛量能達到一個程度以上,夜光棒的重量,相對應浮標的整體影響程度就會依比例遞減(浮標的吃鉛量越大,夜光棒對浮標的整體影響程度越小)。
下列,將淘寶網搜尋到的部份廠家浮標資料,以材質、標重、吃鉛重、吃鉛比、標型為重點,以表格的方式呈現。由於浮標廠家眾多(猜測可能是利潤相當高),只呈列幾家資料。呈列項目不含標尾、標腳等資料。


3樓
魚紳 發表於:2017/7/10 下午 11:40:52
4樓
閒雲野鶴 發表於:2017/7/23 上午 02:28:11
5樓
浮雲遊子 發表於:2017/7/25 下午 08:58:05
6樓
aloonchen 發表於:2017/8/22 上午 08:09:48
7樓
冷泡茶 發表於:2017/12/6 下午 11: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