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摘錄自聯合新聞網-釣遊天地【http://udnnews.com/NEWS/TRAVEL/FISH/】
【記者吳再欽/報導】
資深釣友,也是台南市漁業資源保育協會常務理事的鄭信泰,致力於推動「漁民禁捕魩仔魚,民眾勿吃魩仔魚」,讓台南市政府公告台南市沿海禁捕魩仔魚,孕育台南市沿海漁資源,嘉惠眾多的漁民及釣友,也讓自己出海時不空手而回。
鄭信泰海釣二十多年,是一位海釣高手,近年來眼看許多漁船非法電魚、毒魚、炸魚,讓漁資源先天不良的台南市沿海面臨浩劫,心中非常沉痛。畢業於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前身高雄海專水產製造科的鄭信泰,比一般漁民及釣友了解非法捕魚對漁業資源破壞的嚴重性,於是在四年前加入台南市漁業資源保育協會,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包括協助政府在沿海投放人工魚礁、會同海巡隊取締非法捕魚及禁捕魩仔魚等活動,其中民國八十九年的禁捕魩仔魚活動議題,都由鄭信泰主導。
鄭信泰說,目前台灣海洋生態最大的危機是,小魚群大量減少,其罪魁禍首是拖網船在沿岸濫捕小魚,其中更以魩仔魚遭雙拖網捕撈對生態的破壞最嚴重。台灣地區從六十六年引進雙拖網漁船後,對於魩仔魚的撈捕量太大,甚至連二公分以下的魩仔魚都一網打盡,對於海洋整體生態影響甚巨;而魩仔魚在食物鏈的地位,應該是給魚吃的,而不是給人吃的,海洋生態少了魩仔魚,很多物種將走向滅絕之路,因此捕撈魩仔魚作為食物是落後地區人民的行為,與吃虎肉、犀牛角同樣的野蠻。
民國八十九年間,由於高雄縣籍漁船常到台南市沿海非法捕魚,而被台南市漁業課會同海巡隊取締開罰單,當時的縣長余政憲帶著縣議員、漁民代表到台南市政府拜會副市長陳哲男、漁民代表及保育團體,希望能在台南市沿海繼續捕魚,當年為漁業資源保育協會常務監事的鄭信泰堅決表示反對,希望余縣長能輔導高雄縣籍的漁民轉業,不要再到台南市海域捕魚。由於鄭信泰等人,不斷向政府部門抗議施壓,終於有了成果,由台南市府漁業課、海巡隊加強到沿海巡邏,凡被取締者皆移送法辦,終結幾十年的非法捕魚。
同年鄭信泰又召開「大家不吃魩仔魚」公聽會,邀請立委、議員及市民漁業課人員與會,事後又召開一次的記者會,呼籲市民不要吃魩仔魚,更自己印製宣傳單,委請國中的生物老師在課堂內宣導,促使台南市政府明令沿海三浬內禁止捕撈魩仔魚,也引起中央的重視。
促使台南市三浬內禁捕魩仔是鄭信泰最大的成就,但他並不滿足,他說,目前只有台南市禁止捕捉魩仔魚是不夠的,必須全國同步,他已向農委會漁業署陳情,希望趕快全面實施禁捕魩仔魚,讓台灣沿海的漁業資源更豐富。
【2002/08/08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