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台東縣太麻里鄉一名沙姓男子,準備午睡時赫然發現涼被內竟然有一尾眼鏡蛇,當場嚇得奪門逃出,消防隊人員據報後,花了一番功夫才將藏身在衣櫃後面的這尾眼鏡蛇捕獲,由於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消防單位先以鐵籠安置,再通報台東縣農業局,將把這尾眼鏡蛇野放山林。
消防人員帶著鐵籠與捕蛇夾等工具到場後,這尾眼鏡蛇早已經就由床上往地面爬行不見蹤影,由於臥室內有衣櫃等物品的擺設,再加上眼鏡蛇的巨毒,消防人員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的翻箱倒櫃搜尋後,終於在衣櫃的後面發現這尾眼鏡蛇,但還是花了一番功夫才將牠捕獲。
台東縣消防人員呼籲民眾,一旦發現毒蛇時,千萬不要自行捕捉,以免危及生命,請在第一時間撥打119報案,消防單位會立即派員捕捉。
眼鏡蛇科有70多屬310多種,是前溝牙的毒蛇。眼鏡蛇科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個溫暖地區,在陸地和海洋均有分佈,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類。眼鏡蛇科常被分成陸生的眼鏡蛇科Elapidae和海生的海蛇科 Hydrophiidae2個科,而海蛇科又常被分成尚須依賴陸地來繁殖的扁尾蛇科 Laticaudidae和高度適應海洋生活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眼鏡蛇科成員形態大多數與游蛇科類似,但少數種類,如大洋洲的棘蛇屬Acanthophis體型極似蝰蛇科成員,這可能與大洋洲沒有真正的蝰蛇科成員有關。眼鏡蛇科成員的毒牙不能折疊收回,所以毒牙不能太大,遠小於蝰蛇科成員,其中體型最大的眼鏡蛇毒牙並不大於最小型的蝰蛇,但眼鏡蛇科成員的毒性往往更加劇烈,陸地上毒性最大的蛇是澳大利亞的內陸泰攀蛇(細鱗泰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左上),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隻老鼠!而一些種類的海蛇毒性可能更大!陸棲的眼鏡蛇有45屬250種,在大洋洲、亞洲、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眼鏡蛇在大洋洲是主要的蛇類,由於缺少其它蛇類,眼鏡蛇佔據了比較多樣的生態位,著名的種類除了前面提到的泰攀蛇和棘蛇以外,還有虎蛇Notechis,伊澳蛇Pseudechis等,其中伊澳蛇屬包括澳洲最常見和分佈最廣的毒蛇。亞洲的眼鏡蛇中最著名的當屬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右上),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大者體長可超過5米。非洲的眼鏡蛇以曼巴蛇Dendroaspis(右下)最著名,曼巴蛇主要為樹棲蛇類,但黑曼巴蛇D endroaspis polylepis常在地面活動,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眼鏡蛇,體長可達4米,黑曼巴蛇也是非洲毒性最大的蛇,且動作敏捷,攻擊速度快,非常危險。亞洲和非洲還有幾種噴射毒液的眼鏡蛇,主要攻擊對手的眼睛。美洲的眼鏡蛇以珊瑚蛇Micrurus和擬珊瑚蛇Micruroides為代表,它們是色彩最艷麗的蛇之一,也是美洲毒性最大的蛇類之一,一些美洲的無毒蛇如乳蛇擬態成珊瑚蛇來保護自己。扁尾蛇有1屬6種,多分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近海,但有一種分佈於所羅門群島的湖泊中。扁尾蛇毒性劇烈,但很少咬人。海蛇有16屬55種,為卵胎生蛇類,完全擺脫了對陸地的依賴而在陸地行動困難或不能行走。海蛇與扁尾蛇分佈區域大體類似,但其中的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左下)不局限於近海而可生活與遠洋中,因此分佈非常廣泛,不僅遍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還遠及東太平洋各地直到美洲沿海,它們也是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蛇類。
藍灰扁尾蛇Laticauda colubrina |
金黃珊瑚蛇Mircurus fulvius |
北棘蛇Acanthophis praelongus |
夏天是蛇族活耀的時期 尤其是眼鏡蛇 呵呵 不是本站的蛇哥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