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鯽之家交流論壇◇土鯽之家-土鯽交流區◇『土鯽池釣及競技釣技討論區』 → [轉帖]關於池釣浮標調校二、三事?

『釣遊全記錄』 『線上魚類郵票展(一)』 『線上魚類郵票展(二)』 『土鯽之家釣具商品購物區』
『釣鯽魚遊戲(阿達利的種類和練習)』 『釣鯽魚遊戲(夏)』 『釣鯽魚遊戲(冬)』 『釣鯽魚遊戲的原創網站』

  共有10965人關注過本帖樹形打印

主題:[轉帖]關於池釣浮標調校二、三事?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魚紳
  1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勳章:
終生成就獎
謝謝您曾經為土鯽之家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大滿貫黃金小雞勳章
於土鯽之家會內賽獲得第一組冠、亞、季、殿4個排名的卓越表現可以獲得這個勳章!活動勳章
參加網站活動達3次以上者可以獲得這個勳章!精華勳章
發表精華文章達3篇以上者可以獲得這個勳章!熱心勳章
感謝您的熱心公益,並經常協助網友解決問題!開心勳章
您總是能給別人帶來歡樂,謝謝您!分享勳章
感謝您經常分享好文章給大家!貼圖勳章
感謝您經常貼圖與大家分享!贊助勳章
義賣區購物達3次以上者可以獲得這個勳章!金贊勳章
本勳章為贊助勳章的升級版,土鯽之家永續經營有您的重大貢獻!大滿貫金雞勳章
於土鯽之家會內賽獲得第二組冠、亞、季、殿4個排名的卓越表現可以獲得這個勳章!大滿貫王者再臨勳章
於土鯽之家會內賽獲得第三組冠、亞、季、殿4個排名的卓越表現可以獲得這個勳章!土鯽之家粉絲團識別勳章
土鯽之家facebook粉絲團專屬識別勳章
等級:管理員 文章:5582 精華:39 積分:59384分 金錢:102629元 經驗:59384點 魅力:42544點 註冊:2005/7/30 上午 09:10:45 登錄:1407次 近訪:2025/4/22 下午 06:55:58
[轉帖]關於池釣浮標調校二、三事?   Post By:2005/8/10 上午 04:44:16

貼子已被鎖定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篤岱</a>在 2002/05/28 17:30:38 發表的內容:

請問運鍋大大,拜讀您的池釣浮標調校後,心中有幾個疑問想請教運鍋大大,還請不吝指教。一、在調校浮標時,上鉤與下鉤的距離,是否需考量在內?二、上鉤與下鉤的距離應如何拿捏?﹝本人大約都抓浮標TOP尾的四分之一左右﹞三、如果釣餌比重頗大,例如福壽魚餌的比重就比鯽魚餌的比重大,調校時是否也需考量?四、﹝題外話﹞不知誰有水底攝影機?調校時直接將它擺在水底,如此這般,不但可對照各種浮標調校所形成的各種狀況,連魚就餌造成浮標的變化也能得到比對,您說這樣好嗎?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篤岱</a>在 2002/05/28 17:33:27 發表的內容:

野人獻曝、敬請笑納!

趁著難得的好天氣,利用週休二日(1/5、1/6)的午後,在拜讀了諸位前輩的大作後,心懷感激的帶著各位前輩的指導前往住家附近的攔沙壩(柑園飛機場)釣魚。

到達釣場時,發現風平浪靜、水波不興,真是個釣魚的好天氣!不過摸摸水溫還是有點涼,真不知今日的釣況會如何呢?

於是先採用前輩所教的調幾釣幾法作釣,由於剛好本期釣魚人雜誌有一篇介紹冬季福壽魚的釣法,因此餌料部份就直接使用粒子餌加水,釣法先採調八釣二,另外由於釣點水蠻深的所以竿子採用15呎長。

找出水深後,大約再下兩、三竿時,忽然間浮標一下子直沉入水,拉起來第一隻海鰱仔,解鉤後再下竿浮標尚未就位,又是刷的一聲浮標又不見了,拉起來還是海鰱仔,接下來的情況又重覆發生數次,看來今天是被海鰱仔圍攻了!

過了一陣子後,發現水有緩慢的流動且持續被海鰱仔圍攻中,所以調標改成帶鉤平水、掛餌後出水二目,不過由於是第一次採用這種調法所以心中產生了一個小小的疑問?不知餌料的殘餘情形。因此下竿後,才過一陣子就把釣竿揚起來,再重覆同樣的動作,忽然間浮標出現一個明顯的下沉,一揚竿,哈!哈!哈!還是海鰱仔,接下來甚至連浮標尚未就位時就被海鰱仔於半途攔截!

於是再把調標改為鉛座貼底、子線完全貼於水底、餌料加大,結果還是不敵海鰱仔大軍。
最後今天準備的餌料完全用完,看看時間還早,翻遍隨身攜帶的包包,發現包包裡還有以前買的「烏格丸」,橫豎沒餌了,就將就使用吧!怎知海鰱仔連烏格丸都吃!還把浮標一下水就拉到底,不過可能是烏格丸用的太硬了,所以並沒有釣上半隻。最後連烏格丸都用完了,真的該回家了!

算一算今天除了海鰱仔還是海鰱仔,由於並沒有帶魚簍所以釣獲的實際數量無法得知,不過比起隔壁的大嬸我算好多了,至少還有海鰱仔上鉤,大嬸說她今天連個魚訊都沒有。
隔日同地再戰,今天多帶了誘餌想看看能不能將海鰱仔餵飽後,讓它別像餓虎撲羊般的向我的釣餌進攻。

結果,不管採用誘近釣遠、誘東釣西、誘南釣北,反正怎麼用都是海鰱仔,最後除了海鰱仔外也沒看到其他魚種被人釣獲,到底要如何才能避開海鰱仔呢?

綜合這兩天的釣果,結論是『殘念』。由於所釣獲的都是海鰱仔,所以對於調標的心得甚淺,尚無法融會貫通,實在有愧諸位前輩,只好待下次釣魚時再實驗了!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運鍋</a>在 2002/05/28 17:35:27 發表的內容:

篤岱兄:

以我的釣齡而言,有許多東西還在學習中,寫這種文章,真的是僭越了,在魚紳兄及諸位釣鯽高手前面,猶如關公面前耍大刀般……

我知道WILLIAM兄的意思,對於很多池釣新人,我們都很想幫他走正確的方向,不要重蹈自己錯誤嘗試的覆轍…...能縮短學習的歷程最好了。

沒錯,在池塘邊蹲10年也可以成為老仙角……但未免太……

雖然有些前輩不以為然,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學習「調標」絕對是池釣入門的首要功課,是唯一快速入門的捷徑;而放大調標的視野,則是避免掉入調標迷思的好藥方。
懂得放大視野了,則自然會去尋求影響調標的各種變數,含外在的「釣法」、餌料、天候、魚情、水情等,而且居高臨下、不容易迷路的……功力自然會正確、快速進步!
我匆忙間整理出我認為重要的KeyPoint點,將調標從靈到鈍給連線起來(是整理、不是發明),目的是要打破大家以往、只會拿其中一點出來討論的習慣,幫忙放大調標視野,減少陷入迷思的危險。
***

浮釣-->雙餌調X目-->雙餌平水-->空鉤平水-->無鉤平水-->大沉底
(靈)…………………………(不靈不鈍)…………………(鈍)

***

因為目的鎖定在放大視野,所以對於”沒有把握的東西”,我盡量避免提到。況且,都要包括的話,大矣哉!

像篤岱兄說的鉤距、餌料種類及配比、子線粗細長短、活鉛座否、鉤大小及形狀、標的材質和形狀號數、水流風浪……等,通通是重要變數,針對不同的魚種、不同的靈鈍點還會有不同的結果呢…..說實在的,很多我也在體會中……
「靈與鈍」不等於「優與劣」,需視環境變數而定、存乎一心。
這些,魚紳兄及諸位釣鯽弟兄,一定比我還清楚,尤其那些專釣日鯽的匠級人物……

***

鉤距我個人沒固定,習慣會先看魚種、餌大小、及欲調標的靈鈍區間(拖底程度)而定。如是鯽魚調靈、小餌---鉤距會取3~5cm,調鈍或大顆餌---鉤距取2~3cm;釣福壽則大都在1~3cm間,如採無鉤平水的超鈍調法時,鉤距相等都沒關係。

有一點倒要提一下:在釣福壽時,過短的鉤距,在調靈的狀況下,魚訊較不明顯,而且容易8到魚,傷魚體也傷子線。超鈍調法,不論鉤距,都容易8到魚。

◎調鉤距其實就是要控制雙餌在水中的位置,除了透過增減鉛重外,你也可以用餌料大小來操控,變化更靈活:我會用上下鉤裝重餌的方式,先測出雙餌拖地的釣目(鈍),再以下鉤重餌、上鉤空餌,測出下餌拖地、上餌懸空(靈)的釣目,這二個釣目的間距,一定和你的鉤距有某種關連……找出這二目點後,你就可以隨時控制餌料大小(上下餌不一定要”同時一樣大”ㄛ)來變化釣目了(但,常常…是地不平造成的)……不用透過攝影機或換算公式,你也可以透視雙餌在水下的位置……

***

魚紳兄,這樣說會不會誤人誤己ㄚ?
我平常釣魚都是這樣「猜」的說……
以上個人看法,僅供篤岱兄參考,釣無定法(講白點…人人都有一套…),相信你一定會有更佳見解的!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魚紳</a>在 2002/05/28 17:36:11 發表的內容:

精彩!辛苦了運鍋大哥,其實要將所有在垂釣過程中所會遇到的情況轉化為文字來解釋是有其困難的,有些問題將之單純化之後或許會更容易理解,其實只要掌握住其基本的原理再加上自己的體會並不難突破,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些人在求教的過程中往往覺得對方留一手,但實際上這一手也未必對您會有幫助或就是您想要的,太過於拘泥於細節未必對陷入瓶頸的釣者有利,是嗎?至於那水中攝影機的構想,其實在十多年前日本的電視節目早已做到,片名是:水中謎之解,由日本著名的日鯽垂釣權威-「石井旭舟」擔任示範,對日鯽有興趣的朋友可去找找!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篤岱</a>在 2002/05/28 17:36:47 發表的內容:

感謝前輩的指教!

調校浮標真是存乎一心。在調校時很容易就陷入思考上的迷惘,對於基本原理都尚未明瞭透徹卻拘泥在瑣碎細節上,才會無法跳脫瓶頸。待瞭解基本原理後在從中去比對,方能獲得最大的收穫。

水底攝影機的想法就是來自日本的釣魚節目,只是時隔久遠早已忘記其節目名稱與示範者,孰料魚紳先生竟然瞭若指掌,真是令人十分佩服。可惜節目時間過短,否則利用這樣的機會,所能做的實驗與對照真是太多、太多!相信對於垂釣的功力必能大增。無奈這樣的節目竟成絕響,真是愛好釣魚者的損失。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運鍋</a>在 2002/05/28 17:37:40 發表的內容:

篤岱兄能有不鑽牛角尖的認知後,相信每次作釣,一定會針對不同的魚情與環境變數間,去測出最佳的釣組來;在這理論與實釣的驗證過程中,釣技自會日新月異的進步。
屆時篤岱兄也請多多發表看法,造福後輩、也可收教學相長之效。
個人釣技有重大突破的關鍵點,是在對浮標調校的視野放寬以後。

先前釣鯽,一心只追求調標最靈點,而且效果不錯,連一指半小鯽的魚訊都可清楚捉出來…想以此功力去釣福壽一定沒問題,結果完全不是這回事……前二次完全掛零。後來片片段段地蒐集一些有關福壽調標、餌料、魚性等資料後,仍因迷信靠某種偏方可致勝的心理,結果造成只會套用、不知變通的情形,釣況依然不佳。

直到接觸「無鉤平水」的釣法、吃了一”斤”後,打破了我對浮標的迷思,在腦海中也慢慢將靈與鈍的範圍,用一條直線勾勒了出來……逐次將不同的調標點,交叉配合不同的餌料、釣組等,並查出當天天候資料(如氣壓、溫差、風向…可上氣象網查),拿到池邊「實驗」與探索……直到今天,每次作釣,我都抱著實驗的心情出門,魚穫不是重要目的,驗證結果才是收穫……很輕鬆快樂!

個人覺得,學習釣魚的最佳時機,就是當別人釣得到魚、自己釣不好時;會有此現象,一定是釣組、釣技與環境變數間,搭配不好所造成,好好的給它測出來,會有很大成長空間的。當然,現場請益,最好了……通常段數愈高者、愈不會拒絕(贊美二句後)。

家裡有個高2尺以上的魚缸,除了美觀修身外,也可拿來測試浮標用……唯模擬環境與自然環境仍有差異的,如水流風浪、地勢平整、水溫變化、光線樹影等,需清楚不同處。

魚紳兄是個大忙人,請您開班授課……可能太沉重,如果抽空(或請些閒雲野鶴的高人前輩),常就某些主題寫些深入淺出的文章來,我想,一定是眾釣友所樂見的……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WILLIAM</a>在 2002/05/28 17:38:49 發表的內容:

今天才看到你們在討論調標, 看見話題又忍不住說一兩句~ ^v^

威廉直到今天為止, 比賽成績真的不太好, 可是小組比賽又釣得不錯, 不多不少也要承認因為沉思了於調標之中, 所以還是想你不要太過沉思調標的東西. 不過也想跟你交換一下自己的經驗~

調標其實是在調浮標的殘餘浮力, 而浮標的功能是反映出魚兒食訊, 相信這兩句真的意會的話可幫助你不少. 浮標調到能出現動作便已經完成調較手續, 而調較殘餘浮力的多少其實是控制反映出來那一下食映的下頓力度. 我們釣土鯽及釣福壽魚便先假設要釣拖, 那雙勾先不好去控制, 控制了也事與願違, 因為水底真的不由你來控制的, 威廉有很深的領會. 而調標你問的調標方法, 先將一支浮標尾分為五份, 例如有十目的標示竿便於十目, 八目, 六目, 四目, 二目去調一下, 以釣一, 二, 三目去感受一下動作, 你便會發現調的目數多可抓魚咀是輕靈的吃的較淺, 調的目數少是吃得較深. 威廉一般都習慣調八目便去釣, 有動作拿不到便以基本原理去調整釣目便能抓到魚咀.

假如浮標沒有動作, 可能是釣法上的問題. 例如作釣時拍真的抓錯了, 很多時越釣魚越會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大塊</a>在 2002/05/28 17:39:33 發表的內容:

運鍋兄,在雙餌平水-->空鉤平水間,加上單餌如何?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 運鍋</a>在 2002/05/28 17:40:06 發表的內容:

大塊兄果然高明,一眼就看出漏勾掉「單餌平水」了……這種調法,使用者比「雙餌平水」還多,適用魚種最廣了……「調4釣2」即座落此點附近;採用此種上調法的好處,就是多加「餌」這個變數進去了,實務上會比直接用「調4釣2」來的精準些……
感謝大塊兄的指點……這樣輕輕一點,立即讓這條線變得……更直、更完美!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大塊</a>在 2002/05/28 17:40:45 發表的內容:

另類調標法(大家或已知道),請運鍋兄指教:
以魚鉤中魚位置調標,如鉤中魚嘴正中調校適中;偏魚嘴兩側,稍嫌鈍些,如係上鉤中魚可調靈些;如多次中魚身或吞肚,應調靈些。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運鍋</a>在 2002/05/28 17:41:23 發表的內容:

大塊兄果然招招點中要害……你的另類調標法,真的非常重要!不過,想必土鯽之友的高手們,早已知道了……如果不知道的話,釣魚中途常常會「熄火」的。或許我們稱此為垂釣時的「浮標修正守則」,可能貼切些……

魚吃下鉤、且鉤在魚嘴上唇,是最佳的中魚狀態。如果不是,就要照大塊兄所言去調整浮標了;一般可先從水深(釣目)調起,如不行再去調整鉛重(調目)。
另外,作合時常在釣點正下方,出現脫鉤跑魚情形,或見浮標動作大,揚竿卻不中魚,此時應為過靈,可將浮標調頓些……

釣魚不可整場以一種調標法撐到底,要見機行事的……僅供釣魚新鮮人參考。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大塊</a>在 2002/05/28 17:42:46 發表的內容:

運鍋兄果然高明,貫通釣技理論,並能輔以實戰經驗,「浮標修正守則」的稱謂,下的太好了。此外,文筆犀利,字裡行間,寓貶於褒,讓在下釣界新鮮人受教了。

本人以池釣為樂,已近二十年,其間投注不少時間蒐集及嚐試各家浮標調法,但最近幾年,卻回復到調幾釣幾的新鮮人調法(當然需憑些經驗),原因無他,在太多無法確切掌握的變數下,如餌的大小控制、因調標與作釣水深差異造成水壓的不同、池底狀態...等等,在在影響浮力變化,強調「平水」的精準,意義似不大。所以,我的看法是,浮標調校原理,知其所以然即可,更重的是運鍋兄所說的見機行事,在釣程中針對魚訊的疏密、中魚的部位等,調整餌粒大小、鬆軟程度及浮標靈鈍,作即時的反應。
以上心得,不揣簡陋,尚請運鍋兄斧正。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OB win</a>在 2002/05/28 17:43:21 發表的內容:

無論何總調法皆有其優缺端看釣者去取決對己易於判別的調法,單就底釣而言個人亦是以單鉤平水至浮水2目調法居多其中也會考慮到水深.水流.魚種和習性挑出適當的浮標作搭配,,而浮標調較只是讓我了解魚就餌時的泳層和魚的活性針對此點適時考慮浮標釣貼.釣吊和
捏餌時上鉤或大.鬆,下鉤或小.粘或正常來作合,亦以此法來控制魚的泳層和安定性;標體的流體.材質.重心高低.吃鉛輕重在受水壓.水深影響下浮標的頓.上浮速度有別,小弟想因地(魚)制宜把自己想成是水中的條魚或許多魚訊的判別就容易多了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運鍋</a>在 2002/05/28 17:43:53 發表的內容:

感謝ㄚ文兄指點……觀察許多釣鯽高人,調標都是由一餌拖底、一餌輕觸底開始的,爾後再視情況變化調整。這麼調法,相信是從經驗中得來的最佳選擇……大家看法既然如此一致,定有可學之處!

由捏餌來控制鬆、黏度的功力實不如你,我會給他加強的……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花苦</a>在 2002/05/28 17:44:40 發表的內容:

這個問題大伙討論的應已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
接下來該是「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的各人領悟心境了,
然後,突然發現,調標也是「始於釣鯽,終於釣鯽」
智者偏調靈,仁者偏調鈍,變化則在成竹之胸了。
不過,小弟有個想法,常看有些人釣魚,在浮標入水後,
才開始「調校」比如頓線、抽標、抽線等.....
慢慢的,融入垂釣的韻律,此時,魚開始找人.....
另外,小弟認為,除基本釣技外,釣餌舞動的過程,
是釣鯽很重要的一環喔。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 target=_blank> 運鍋</a>在 2002/05/28 17:47:55 發表的內容:

雙層餌---包食釣法說明


其實碰上海鰱連續大咬,並無根治之道,只有讓餌料「快速沉底」才是較佳方法。如果海鰱是一陣一陣咬時,遇上則休息10分鐘,等魚群散去再下竿…也有人採用。其他方法,只是輔佐而已。

釣鯽多為輕標小鉤小餌,鯽餌香軟又是海鰱的最愛,碰上了真的很頭痛!釣福壽重標、大餌,則少此困擾;何況福壽靠了,海鰱反而得閃開。
「雙層餌」只是利用海鰱快速盜(撞)餌的特色,以散落的誘餌聲東擊西、分散海鰱(小魚)注意力,來增加餌料沉底的機會……但釣鯽,容易造成魚層上浮的反效果,有顧此失彼之慮。

我在釣福壽時常用此法(類似大力丸釣法,內層冷凍餌、外包粒子粉一層),目的不在避海鰱,而是小福壽……效果如何,見仁見智。倒覺得誘魚的效果奇佳,在魚不咬的時段,常有很好的表現。

現在將大陸「包食」的說法摘錄,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包食,有的稱「雙層餌」,是集誘、釣於一體的餌料。具體做法是:先將入水不易散化的釣餌裝在鉤上,作為”核”;再將入水易化的誘餌包在釣餌之外,故稱”包食”。外層誘餌,入水後很快就溶化散開,形成一個窩點,而釣餌正好掉在誘餌當中。由於誘餌發出濃烈的香味,,魚兒會循味前來攝食,但這時誘餌已散開,只聞其味,不見其形,見到的只有釣餌,魚兒自然會直奔釣餌。因此,這種誘、釣合一的包食,上魚率是比較高的。

包食最適合在水面較大而魚兒又比較稀少的地方使用……總之,平時釣魚所用的各種釣餌,只要不易化散的,均可作為包食的內餌。根據釣什麼魚,來調製什麼樣的釣、誘餌……』

發貼心情 魚紳 說:





一竿釣盡天下事,偷得浮生半日閒.......

→魚紳的~facebook

[本帖被加為精華]
將此文章分享至→
支持這帖子!(0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