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鯽之家交流論壇◇土鯽之家-土鯽交流區◇『土鯽池釣及競技釣技討論區』 → [轉帖]動態剩餘浮力

『釣遊全記錄』 『線上魚類郵票展(一)』 『線上魚類郵票展(二)』 『土鯽之家釣具商品購物區』
『釣鯽魚遊戲(阿達利的種類和練習)』 『釣鯽魚遊戲(夏)』 『釣鯽魚遊戲(冬)』 『釣鯽魚遊戲的原創網站』

  共有15433人關注過本帖樹形打印

主題:[轉帖]動態剩餘浮力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寒江釣叟
  1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勳章:
等級:等級一會員 文章:2 精華:2 積分:3282分 金錢:4396元 經驗:3282點 魅力:1653點 註冊:2005/11/30 下午 01:59:28 登錄:799次 近訪:2024/11/24 下午 09:24:23
[轉帖]動態剩餘浮力   Post By:2006/9/1 下午 11:56:55

貼子已被鎖定


二、動態剩餘浮力


有人說,釣魚人運用的不限於重浮力平衡原理,這話我理解!動態剩餘浮力,實際所指應是系統的動態上牽制力(反彈趨勢),它是我們所能看到的與魚口直接相對的浮標信號反映,也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最終結果!很大程度上,只可意會而難以量化言傳……

1、尾徑相同但號數不同的浮標,動態剩餘浮力不同
尾徑相同的同款1號和5號浮標,組成兩系統後,調釣同一目數,浮標靜態剩餘浮力相等,底釣鉤餌狀態基本相同。但魚拉動兩支不同號數的浮標及組成的兩個不同系統,所產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原因有:兩標浮力不同,配鉛不同,主線張度不同,信號傳導不同;兩系統排水體積不同,運動水阻不同;自重不同(系統對內都是平衡的,但對外卻是具有不同體積和質量的),啟動和慣性力不同,信號效果不同等。
結合釣魚,小漂系統較「靈敏」,大漂系統較「穩定」的共同感受,基本就是這麼個簡單原理。即:體積越小(水阻越小)、質量越輕(越不穩定)的水中平衡系統,越容易受外力啟動,即越靈敏。
實踐中,針對輕口、弱口、或輕吸重吐的特殊滑口等魚情,小標細線輕鉤輕餌配置存在優勢,因為它「愛動」!能幫助我們從根本上放大入口魚訊。而針對高密度生口、亂口、雜魚乾擾、水深水流等情況,大標系統「不愛動」(較穩定)和快速下沉到位等特點就有用武之地了。
另外,小標系統除輕靈外,動態剩餘浮力小,輕滑魚口所感受到的系統上牽制力小,即利於系統啟動同時也利於魚大膽吸食。而大標系統動態剩餘浮力(即上牽制力)大,可以濾除許多假動作及迎合其它方面的需要,針對不同魚情水情,自可善用。

2、調釣不同,動態剩餘浮力不同
以前有朋友認為:「調8釣8」與「調2釣2」,系統同樣是處於所謂「一觸即發」的平衡狀態,魚吃鉤餌拉動系統時,假設都是1目的拉幅。靜態「剩餘浮力」雖然有8目和2目的對比關係,但具體到動態下拉幅度,卻都只需1目,因此兩種調釣差別不大。
我相信很多具有實戰經驗的釣手肯定不會同意這種說法!
首先,「調8釣8」與「調2釣2」,配鉛不同,系統排水體積和自重不同。相對於上小節中「越小越輕的系統,越容易受外力啟動」的簡單原理而言,魚吃鉤餌牽動兩系統時所需付出的力度,和所感受到的上牽制力影響是不同的,上魚效果因此不同!
另:「調8釣8」與「調2釣2」,由於配鉛不同,導致線組狀態不同,信號傳導效果不同。
再:浮標調高調低,剩餘浮力預留不同,浮標本身的動態上下行能力設計,及線組抗干擾效果等,當然也不同!浮標調態高則上送容易下拉難;調態低則下拉容易上送難!同樣1目的下拉幅度,魚口豈能一樣?
上述認識產生的原因,我覺得同樣是把剩餘浮力的靜態和動態因素混為一談了。
「調8釣8」與「調2釣2」,動態剩餘浮力方面我們應該考慮的是系統入水體積和質量的變化(這會直接影響系統啟動和慣性力的大小)、不同的上牽制力對魚探餌吸餌所造成的戒備影響,以及線組、浮標狀態等現實差異(還有普遍上細下粗錐形標尾的動態行程因素在內),而不要被「1目」的相同動態幅度「設想」所迷惑!
相同魚口前提下,「調8釣8」與「調2釣2」,根本不會是一樣的下拉幅度,此假設本身就難以成立!

3、同體積同標形但不同浮力的浮標,動態剩餘浮力不同
標形體積相同但因材質密度不同,導致兩標浮力(承載力)不同,配鉛不同,系統重心不同,動態效果不同。
關於浮標浮力與靈敏度之間的認識,釣界主要有兩種看法。
一種看法是:「同體積同標形,浮力越大的浮標越靈敏」。此說法關注點是在浮標信號的活潑程度上(沒有限定上下行方向);另外浮標浮力越大,體積可以做得更小,相同配重前提下水阻更小,也是系統靈敏度來源的一個重要方面。
另一種看法是:在允許範圍內,浮標具有一定的自重,可以上調系統重心,一方面小(輕)墜更容易啟動(對輕口魚情而言);另一方面是具備一定自重的浮標,更利於其本身破水下行!
舉上述對比,只是為了說明浮標靈敏度方面的兩種籠統認識。現實中,浮標性能絕非簡單浮力與自重所能涵蓋!像重心設計、標體均質、漆層效果等等,都是專家們操心的內容。
浮力(性能)不同的浮標,動態上牽制能力(殘存)差別很大,釣手們在實踐中應都有體會。
前不久,隨朋友釣大鯽魚,水深一米三左右。先用台產某款中短身硬尾3號標(漂名忘了)調6,釣壓目,信號出的不錯,頓口清晰明確。但中途不幸切了條鯉魚,浮標回撞在竿身上裂了。不得已換上另款3號(標形一樣),還是調6目卻又加了一片鉛。明顯感覺「另款」漂在當時魚情下調6,上牽制力太強了!魚口放不出來,常出現一「點」即回升的標訊……相同餌重情況下釣目一再提高,幾乎釣到調目才勉強看口。後來加鉛改調4目多,問題解決,口大且真。 這一特例或可說明,任何一支浮標,只有在實踐中結合魚情水情,才能具體瞭解並正確運用其「剩餘浮力」,有時候憑經驗都容易出錯,更何況再被錯誤地引導……
浮標調釣討論好多年了,但至今仍有朋友認為:「從調高到調低加減那一點點鉛皮對上魚影響不大」。對此,套句時髦話,見仁見智吧!

4、同浮力不同標形的浮標,動態剩餘浮力不同
標形不同,動態特點不同!一般說:瘦長身浮標較穩定,適於底釣,而短身浮標信號特點相對活潑。典型的例子是,溪流釣橄欖型小漂,若用於池釣,動作上竄下跳能鬧死人。現下較流行的中短身浮標,一般加裝長碳腳和硬長尾的較多,主要目的是拉大重心與浮心距離,改善穩定性。
標形方面還如:長腳長尾棒槌型粗短身浮標站立、下行較穩,利於釣過程;而削肩兩頭錐者,上下行較快,適合快速到位及底釣輕口等。
因此,標形不同,動態剩餘浮力(也就是浮標上下行運動特點)也不同,即使相同調釣情況下,效果不同。

5、尾徑不同,動態剩餘浮力不同
標尾的直徑與剩餘浮力也有較密切的關係,魚口外力牽動釣組垂直運動,會造成系統(標尾)體積排水量的動態增減,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信號」。而標尾的直徑與體積之間,有數倍的比例關係,道理上講,同樣的動浮力變化,標尾細一些,信號行程會大許多,即「靈敏」許多!這也是池釣浮標尾徑一般都做得比較細(大約0.4∼0.8MM之間)的原因之一吧,但尾徑過細,受表面張力影響反會加劇,所以,量情使用為好。
同理反證,尾徑粗細不同,魚口所感知到的系統上牽制力大小自然也不同,尾徑粗則大,尾徑細則小,即:剩餘浮力因尾徑粗細而不同。

6、水深風浪因素
水深線長容易造成信號傳遞衰減,道理上說,細線大漂效果較好。而就同套配組而言,調低目加鉛量較多,利於主線繃直,利於信號傳導。但出於系統全面考量原因,我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曾經提過「水深水流用小標調高些好」的話,這是為什麼呢?
今談到「系統上牽制力」問題,試解釋一下:風浪情況下,假如調目過低,一是容易造成標尾沒頂,難以觀察再次信號;二是浮標上牽制力太小,易加劇風線對浮標、線組的干擾,有利變成了不利。
水深情況道理相似,重鉛利於繃直主線的原理是不錯的。但針對主線兩端而言,一端是較大的鉛重利於拉直主線,另一端則是浮標的「上牽制力」同樣具有拉直主線和穩定系統的作用(尤其在用標較小情況下)!
這就好比兩個人對拉一根繩子,如果兩人力量相當,繩子一定能拉得很緊;但若是一人強壯,另一人纖弱,兩端拉力不均,則繩子反而難緊!
線組狀態道理類似,水深或水流情況下,鉛重與浮標上牽制力預留,兩端均衡考慮效果較好……

7、線組因素
除魚情和速度需要外,線組越細信號傳導越好是一般經驗。不同軟硬、粗細的線組,由於傳導及支撐力等不同,也會造成系統殘存(即動態剩餘浮力)方面的差異。比如前述「調2釣4」情況,粗細、軟硬不同的線組,支撐、拉抻力不一樣,同為「調2釣4」目數顯示,但水下實際狀態或最終殘存大小以及魚吃餌時的感受會不同,信號也就不同。這一點,釣手們都能體會到,不多說了。

8、其它因素
子線長短、鉤餌輕重大小、鉛座標座死活、提鉛高低及8字環大小,以及分段置鉛、動態引釣等等,都會影響或實際改變動態剩餘浮力,釣友們在實踐中也能體會到。

9、魚情調釣
根據不同的魚情魚口,怎樣調整系統與之切合,說起來關聯因素太多!像浮標、餌料、系統配置等方面,可以提前考慮。但具體到針對魚口隨機變化方面,可就急難言表了!
「調靈調鈍」思想,影響釣界許多年了。近兩年,「上魚則靈」的口號越喊越響,這也從另一側面反映出「調釣」終歸會由感性向理性跨越的趨勢!但是,空口號是不解決問題的!因此,如何化繁就簡,把動態剩餘浮力的諸多變量因素歸攏到一個簡單關注層面上來,怕也是許多釣友實踐中始終在思考、摸索著的問題……
居此,請大家關注台灣運哥先生今年發表的「細說依魚情調釣」一文,相信從中必可獲得重要啟示,恕我不贅談了。
10、同條件軟硬尾兩標,信號差異分析
綜上所述,同條件軟硬尾兩標,信號差異原因可大體總結為:
①軟尾標本身自重輕、浮力大。就系統動態而言,外力造成瞬間失衡時浮標的回彈趨勢強(上牽制力大),所以在「假口」或「虛底」等情況下相對穩定不易下沉;而同條件的硬尾標自重大,破水下行容易,本身慣性下行程也大,信號效果與之相異……如:常有朋友經驗認為,軟尾標牽控鉤餌、抗虛底的能力比較好!這從某種角度上理解,是沒錯的。但說到原理方面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所用浮標「浮力」的大小!浮力過小、很細尾徑(很「靈敏」)的軟尾標,其抗虛底的實際效果不會好到哪去!尤其冬季低溫條件下,表面張力影響恐都難以克服! 如果僅為牽制鉤餌抗虛底目的,您換上同款大浮力(或大號)的硬尾標試試,效果是一樣的。
②系統配重變化(系統重心改變)。體積相同,承載力越大的浮標配鉛越大,系統重心越低,外力克服(鉛墜)靜止慣性,啟動起來越難。軟尾標自重輕加鉛量大,某種角度上相當於「標號」增大,比之硬尾「小標」系統而言,相對穩定。
③兩標重心不同,自身特點改變。硬尾標重心高信號「活潑」,軟尾標重心低信號「穩定」。浮標本身信號特點不是僅*軟硬尾手段一招才可達成的,同是硬尾標,通過改變材質、標型及重心配比等,也一樣能造就!這一點,制標專家們是內行,俺不多言了。
④條件相同的軟硬尾兩支浮標,系統總質量是相等的,只是重心在標體和鉛座之間上下移動了。由於軟尾浮標承載力大,同調目時配鉛量也要大些,多出的配鉛體積會額外增加一定的排水浮力,從而增加系統穩定度。因差異很小,所以很少受到關注。
非等條件的軟硬尾浮標之間的「印象」比較,屬於另類問題,缺乏實際意義,本文少予涉及。

煞有介事、傻費苦心,本文告一段落了。真誠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因此添一絲感覺,即調釣與「剩餘浮力」有些關係! 浮標調的是什麼?俺不能妄斷,浮標調的是魚口!剩餘浮力只不過碰巧離它近點而已,您說呢?



發貼心情 寒江釣叟 說:

[本帖被加為精華]
將此文章分享至→
支持這帖子!(0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