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603" target=_blank>大砲</a>在 2003/08/15 13:21:46 發表的內容:
不久前,被一位池釣高手兼埤主虧過:(你都捨不得買好一點的浮標).
但是,(什麼是好浮標)這個問題長久以來都困擾著我,埤主這一虧,又讓我想了好幾天. 
解決這個問題方法,一個是多花一點錢,多買一些浮標來試,會比較容易摸索出什麼是好浮標的準則. 但這有違我的釣魚哲學:(寧願讓埤主多賺些錢,而不是讓釣具店多賺錢,只有埤主多賺些錢,才會多放魚讓釣客釣,如果埤主賺不到錢把魚池收了,那我豈不是只能在家空欣賞無處用的釣具). 
多買浮標來試的方法不能用,那只好阿發揮工程師精神:(實驗,數據,分析,結論)來幫自己找些準則.於是開始研究浮標的比重,形狀,辨識度問題.
浮標的比重:先把手上10來支土鯽與福壽浮標,調較好鉛重後,用微量天平量比重.
第一類:孔雀羽根:平均約0.45.
第二類:去皮孔雀羽根:平均約0.30. (達摩及姜太公一類牌子)
第三類:中等直徑PE+高壓泡綿: 平均約0.50.
第四類:細身PE+高壓泡綿: 平均約0.61.
第五類:芒草浮標: 平均約0.37. (成光釣具店老闆作的)
第六類:巴爾沙木標: 0.30.
譬如以鉛+鉤組重量為y, 浮標比重為R, 則浮標自重x=y*R/(1-R).
因此,y=1公克時, 
去皮孔雀羽根與巴爾沙木標的自重=0.42公克.
細身PE標的自重則高達1.56公克, 重得很,會引發什麼問題?
1. 太重的浮標與鉛+鉤組會形成啞鈴型的扭力對,讓你拋投不很準.
2. 浮標自重大,一拋入水,浮標躺平時吃水較深,則水的表面張力所造成的黏滯性較大,一樣重力的鉛+鉤+餌要把浮標從貼水拉成站直當然會慢一點.
3. 魚吃餌是用吸的,吸力=f, 時間=t(約只有0.15秒),因此加速度a=(f-殘存浮力)/(浮標自重+鉛+鉤組重+餌重)浮標作動距離s=0.5*a*t*t;所以浮標自重大,s變小,也就是魚訊變小,或者只能吸到嘴唇邊緣進不了嘴,讓你老是只釣上薄唇一片.當然,若魚警覺性高時會中斷吸食動作.
4. 有魚訊作合時,力量會先傳到浮標,再傳到鉛重,最後才會傳到魚鉤,自重大的浮標會延遲這個力量的傳遞.    
標體粗細? 
池釣浮標都遵循流線型設計,但小弟曾在標體粗細的選擇上傷透腦筋.
1. 舉例,材質一樣,載重一樣的浮標,有一支的標體直徑是6mm,長50mm, 另一支直徑只有4mm,則長度約120mm. 因此平躺時沾水的面積(垂直截面)比是300:480.水的表面張力與黏滯性,會讓細長的那一支站立的時間拉得很慢. 更何況細的那一支的top尾比粗的那一支的top更易入水,更容易被水黏滯住而拖慢站起來的速度. 
2. 標體粗的,當然有流體阻力的問題,流體阻力正比於阻力係數*速度的平方, 阻力係數跟流線度與截面積有關.一般濾食性的淡水魚的吸食力量不大,造成的的浮標下拉速度應該在每秒30cm以下,實在產生不了太大流體阻力,如果是重重一吸,那也不用耽心阻力問題.
3. 作合時,標體的橫向移動速度才真的快,而且快很多,流體阻力才真是問題,這時標體粗的垂直截面比較小,反而有利.
標腳長短? 
以前底釣福壽那管浮標站立的快慢,都麼是因為宙釣日鯽或輕標釣土鯽才產生這種困擾.這時才注意到標腳長一點,鉛+鉤重的拉力對浮標產生的力距大一點,才容易突破水面的黏滯讓浮標站起來.當然,標腳長一點,會讓浮標的總體比重變大,所以竹子腳就展現它的優勢.
Top粗細?
1. 也是因為在山區小湖,背著山崖逆光宙釣日鯽才產生這個困擾,Top細一點,殘存浮力小一點的確可以放大魚訊,但是老眼昏花,在波濤泛影中找尋TOP真是難為,攪了半天總算把一些top尾改成1.0~1.2mm的空心TOP,再把目節攪短一點,總算勉強用用.
2. 也是因為釣日鯽要調餌的比重來控制魚群的深度才攪出這問題,因為用太細的的top,它的載重小,都只能調輕的餌,結果每次越釣越浮,而且撞線的亂信號越釣就越多,所以還是得動用粗一點的top,調重一點的餌好把魚群下壓,真是整人. 
工程師寫報告一定要作結論,但這結論應該適合小弟這種淺腳自己用用.碰到實戰高手,就當作講古即可.
結論與建議是:
1. 以後專挑巴爾沙或去皮孔雀比重輕的標,會有利魚拋餌,放大魚訊,與作合速度.
2. 標體直徑選5mm~7mm間,短一點,好讓浮標站立快一點,選擇時則放在桌上滾一下,看Top是不是在上懸空,標腳下貼桌面.
3. 標腳買長一點的,再依站立速度來截短調整,
4. 準備一些粗一點的Top,在背著山崖好用,細一點的順光釣高感度用用.
小弟向來勤儉釣魚,
勤是每個禮拜都釣,
儉是自己胡搞釣竿浮標,好省下給釣具店賺走的錢好讓埤主多賺一點,讓他可以永續經營.這可愛的埤主有良心一點應該頒獎給我才對,卻還虧我一頓,真是天地良心.
 
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603" target=_blank>大砲</a>在 2004/03/31 20:33:44 發表的內容:
一般土鯽或福壽魚的浮標標身與top很長,放桌上不會標腳貼桌面,top上翹.
而日鯽的淺宙或超淺宙(餌懸在水面下50~100cm)用的是超輕的標,吃鉛只有2~3分左右,餌本身比重跟水又差不多.因此不易快速站立.所以常用的標形是:
Top不長: 5~7cm
標身短: 3~5cm
標腳特長: 6~9cm
碳纖或玻纖腳: 比重大些.
這種標就會很快立正站好,放桌上會有上述現象.
"重身"大概指浮標自重較重吧.
以下是我手上一部份浮標的資料,參考參考就好, ((不知該怎麼對齊編輯,請多包涵^_^))
標名  body  top型與直徑 載重分 標自重 比重 shop
[日鯽用]
月山赤1  孔雀翎  空  1.8mm 2.1  1.8  0.45  yahoo2u
決鬥  孔雀翎  空  1.2mm 2.6  1.9  0.43  祥興
竹內  孔雀翎  空  1.6mm 2.6  2.1  0.45  漁拓 (平鎮)
月山赤3  孔雀翎  空  1.6mm 3.1  1.9  0.39  yahoo2u
朝日藍  一本取  空  1.2mm 3.3  1.6  0.32  朝日
朝日白  孔雀翎  空  1.2mm 3.4  1.8  0.34  朝日
百玲  孔雀翎  空  1.2mm 3.5  2.5  0.41  祥興
二葉 1  孔雀翎  實,  細  3.7  3.0  0.45  漁拓 (新竹)
月山紅5  孔雀翎  空  1.0mm 4.2  2.2  0.34  yahoo2u
欽竹 7  蘆葦標  空,  1.2mm 4.5  2.2  0.33  欽勝
二葉 2  孔雀翎  實,  細  4.6  3.3  0.42  漁拓 (新竹)
月山N2  孔雀翎  空  2.0mm 5.2  3.7  0.41  yahoo2u
姜太公 6 去皮孔雀翎 空,  1.0mm 6.0  2.3  0.27  
大咬 5  蘆葦標  實,  極細 6.2  3.0  0.33  正洋 (湖口)
月山N5  孔雀翎  空  2.0mm 8.3  4.4  0.35  yahoo2u
[土鯽用]      
鯽  2  PE細身  實,  極細 3.0  3.9  0.57  漁拓 (平鎮)
細波 3  孔雀翎  實,  細 3.4  2.7  0.45  嘉義
鯽  4  PE細身  實,  極細 3.5  4.6  0.57  漁拓 (新竹)
達摩 木村手作 6 去皮孔雀翎 實,  細 4.6  3.9  0.46  漁有
大咬 4  蘆葦標  實,  極細 5.3  3.3  0.38  正洋
達摩 5  去皮孔雀翎 空,  1.0mm 5.5  2.1  0.27  
土家四代-3 蘆葦標  實,  極細 6.0  3.5  0.36  土家
[福壽用]      
青semi  孔雀翎  實,  細 4.4  2.9  0.40  嘉義
達摩 木村手作 6 去皮孔雀翎 實,  細 4.6  3.9  0.46  漁有
Haruki 5 巴爾沙木 實,  1.0mm 5.0  3.1  0.38  香濱
大咬 5  蘆葦標  實,  極細 6.2  3.2  0.33  正洋
冠作 碳-4  巴爾沙木 實,  極細 6.3  2.9  0.32  土家
福興 短 5 PE  實,  細 6.3  5.8  0.47  祥興
Nakala   蘆葦標  實,  1.0mm 6.3  4.1  0.40  漁有
釣魚人-1  蘆葦標  實,  0.9mm 7.1  3.9  0.36  成光
冠作 竹-2  巴爾沙木 實,  極細 7.2  3.7  0.34  土家
釣魚人-3  蘆葦標  實,  0.9mm 8.1  4.2  0.34  成光
神手 3  PE  空,  1.8mm 6.5  5.9  0.48  祥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