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土鯽之家交流論壇 (http://tujiclub.com/dvbbs/index.asp) -- 『生活小品、文章分享區』 (http://tujiclub.com/dvbbs/list.asp?boardid=26) ---- [轉帖]吃淡水魚生魚片慎防蟲蟲危機....... (http://tujiclub.com/dvbbs/dispbbs.asp?boardid=26&id=59)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5:38:30 -- [轉帖]吃淡水魚生魚片慎防蟲蟲危機.......
摘錄自聯合新聞網-釣遊天地【http://udnnews.com/NEWS/TRAVEL/FISH/】 【記者林上玉/報導】 愛吃淡水魚生魚片的人要小心了,衛生署豐原醫院日前接獲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黃膽、上腹痛前往求診,醫師從他的膽管中,抓出一條中華肝吸蟲。 中華肝吸蟲長約一至二公分,寬零點三至零點五公分,第一中間宿主是淡水螺類,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許多平常吃的淡水魚,例如草魚、鰱魚、吳郭魚等,都可能是中華肝吸蟲的宿主,生食就有機會感染。 黃國隆醫師表示,這位病患特別愛吃生魚片,而且不分淡水魚或鹹水魚,肝吸蟲因此隨生食一起下肚。台灣的流行地區主要在中北部的苗栗、中部南投縣日月潭區,還有南部的美濃、旗山等,國外則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越南。 感染肝吸蟲症的症狀,又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症狀會有右上腹部疼痛、發燒、黃疸等,因此常被誤診斷成肝膿瘍症;慢性的肝吸蟲症時,就沒有明顯的症狀,常被當做慢性的肝硬化等肝病處理,而延誤治療。 中華肝吸蟲的診斷,主要是由糞便中檢查出蟲卵,有時是開刀時意外發現,更有少數的例子是作內試鏡檢查才找出,這名病患做內視鏡檢就發現成蟲,算是少見的幸運兒。 黃國隆醫師進一步表示,由於中華肝吸蟲的囊尾幼蟲在攝氏六十度到七十度中,只要六秒就能殺死,預防之道首要吃煮熟的淡水魚、螺,加強廚房衛生習慣,切魚的刀、砧板務必洗淨,同時避免生食淡水生魚片,如此才能免除「蟲蟲危機」。 【2002/02/07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