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土鯽之家交流論壇 (http://tujiclub.com/dvbbs/index.asp) -- 『生活小品、文章分享區』 (http://tujiclub.com/dvbbs/list.asp?boardid=26) ---- [轉帖]小心致命!--- 解魚慎防被刺傷! (http://tujiclub.com/dvbbs/dispbbs.asp?boardid=26&id=57)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5:35:51 -- [轉帖]小心致命!--- 解魚慎防被刺傷!
摘錄自聯合新聞網-釣遊天地【http://udnnews.com/NEWS/TRAVEL/FISH/】 【記者何安華/報導】 屏東地區日前有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在市場購買吳郭魚時,不小心被魚的背鰭刺傷,結果傷口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竟因此喪命。據醫師指出,這種細菌普遍存在於海水和淡水魚中,感染後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感染與否,則視傷者的抵抗力而定,通常患有肝病、糖尿病和身體免疫力差者比較容易被感染。 經常垂釣的釣友,似乎沒有人不曾被剛釣上來的魚刺傷或割傷過手,尤其是初入門的新手,被自己釣起的魚的棘條或鰓蓋刺傷的機率更高。特別是許多魚類的棘條帶有毒液,被刺後傷口不僅會如火灼般疼痛,嚴重者更會有體溫降低、肢體麻痺、休克等現象,嚴重者還有生命危險,因此,提防受到自己釣起的魚傷害,應該是所有釣者都不可忽略的。 一般說來,不論淡水或海水魚,幾乎所有魚類背鰭和腹鰭的棘條都相當尖銳,足以對冒失的釣者手部造成傷害;尤其是一些底棲性如海鯰之類的無鱗魚類,兩側胸鰭和背鰭上都各生有一枚帶鋸齒的硬棘,離水或受驚嚇時會豎起硬棘掙扎,貿然捉牠的釣者最容易遭其所傷。另外像海水中棲息的粗皮鯛科魚類的尾柄上生有銳利如刀的尖刺、黑鯛和花身雞魚的鰓蓋末端十分尖銳、紅鐵甲不僅各鰭和鰓蓋末端都相當尖銳且會分泌毒液外,全身都覆滿銳利的櫛鱗,以及刺河豚全身布滿尖銳的硬刺,都可能對徒手捉牠的人造成傷害。 此外,不少魚類更長有利齒,離水後往往張口亂咬,予釣者相當大的威脅。這些魚類主要包括各種沙魚、薯鰻、梭魚、大型海鰻、石鯛、白帶魚等。 避免受到被釣起的魚類傷害,最有效方法就是解魚時先以抹布包住魚體,再以尖嘴鉗脫鉤;對於一些大型具有利齒的魚類,可先將其敲昏或待其死後再解鉤。特別要注意的是,所有已死魚類棘條內所含的毒液都仍然存在,在處理漁獲時切勿掉以輕心。在宰殺魚時,不妨先將魚身體各部的棘條剪掉,以報紙包裹後丟棄。 萬一在海邊或海上不慎被有毒魚類刺傷時,一般的急救方法,是先將傷口的血液儘量擠出,再以火烤或浸泡熱水,或以尿液沖洗傷口;若不小心被臭肚刺傷,可將魚殺死取下魚眼,揉碎後塗於傷口,疼痛可立解;若感到身體不適,應立即送醫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