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土鯽之家交流論壇 (http://tujiclub.com/dvbbs/index.asp) -- 『土鯽之家釣魚文章收錄區』 (http://tujiclub.com/dvbbs/list.asp?boardid=23) ---- [土鯽]客倌,您誤會了「拉絲餌」!---作者:唬爛祥-釣魚人雜誌131期 (http://tujiclub.com/dvbbs/dispbbs.asp?boardid=23&id=152)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9:13:39 -- [土鯽]客倌,您誤會了「拉絲餌」!---作者:唬爛祥-釣魚人雜誌131期
言明在先,對於拉絲餌,以小弟身手絕不足匹配「專家」之名,首創之始祖仍在彼岸,國內最早接觸者,則約須往前推進四年,乃是北市釣協一票超重量級菁英,這票禿驢才是專家(註:授與小弟這套釣法,讓吾至今依舊深陷釣鯽的窠臼而無法自拔,就像吸毒者頹廢不能振興般,不趁隙筆誅他們一下……),而小弟只適合扮演跟班、扛釣具的末學腳色而已。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9:15:41 --
理論上,只要將子線拖曳劃過拉絲餌,餌糰便如預期般的鉤附在鉤身上,事實上非也!非也!實際運用時,可謂問題叢叢;怎說?拖曳的角度、速度……各種條件不對,很可能出現鉤上刮不到任何碗糕的結果,所以拉餌速度必須適應餌糰的鬆軟。在此明說無妨,欲鉤出像樣的餌絲,拖曳的速度不宜過快,即便利用磁盤,耽誤兩∼三秒時間是絕對正常的,必要時甚至得修正拉餌角度配合,更何況,餌體的含水量又是一個未知的「變數」(註:能否如期鉤出長圈、短圈)。換言之,這也是手返無法飆快癥結之所在,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集中浪費在鉤餌步驟順遂與否,如果初學或初接觸者,沒有遇過上述困擾,絕對是騙人的。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9:16:53 -- 五、實際驗證:唬爛祥的試用期長達四年,也不知該以哪一次作為標準,將就點就用「準」的吧;前面幾回,幾乎都在嘗試階段,適應刮出來的餌絲,老實說,初接觸時信心缺缺,怎麼刮,餌絲就是不聽話,真正勇敢的面對「它」,卻是一年以後的事,雖期間仍斷斷續續的「試」,時間總不會很長,因為根據原說法,此釣法必須藉助「打窩」方有可為,而小弟涉足的釣場,幾乎皆限制不得打窩。過去在此用傳統粉餌釣上者,體型略大,平均三∼四尾斤,偶爾還有上斤者;而以拉絲餌下竿,出現搶餌動作非常明顯,尾數近百(無計數器),但體型摻雜不均,以三指幅大小居多,離二十斤的回本標準還有一段小小的距離。 單日垂釣兩節,分別是三十九與四十七斤,尾數不詳,與鄰座釣友魚獲接近底限邊緣者相差懸殊,老實說,這玩意殺傷力太大,所以至今仍不趕去碰觸這敏感話題。當然,這一試陰錯陽差地試出了信心,爾後移師﹁北二高魚池﹂,其池魚密度與大東相當,結果,頭頂五月豔陽天,當許多老師傅還在懷疑到底是該池魚量不足或氣壓過低缺氧的時候,小弟以單節(三小時時間)三十五斤收場,是幸運焉?是拉絲餌效果強焉?當時的下竿節奏還不怎麼快,每分鐘三次而已。 後經明察暗訪,原來玩拉絲餌的鯽眾絕非唬爛祥一人而已,民生顯然早已被「下毒」過了。欲問另一票是何方高人?不錯,正是那些長期進出彼岸的國內池釣菁英,短短不到一年間,三家擺明拒絕拉絲餌釣法,您還能說它「不怎麼樣」嗎?接著,新屋的「新坡」,也是同樣的情形,顯見該池也曾經被痛「駭」過! |
-- 作者:魚紳 -- 發佈時間:2005/7/30 上午 09:30:27 --
![]() 除了充分搓揉之外,拉絲餌還要注意餌糰的「排氣」,以免絲質結構不完整。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