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154" target=_blank>米迦勒</a>在 2002/06/19 17:12:01 發表的內容:
這篇文不知是否可以貼在這的,但我覺得它很真實也很讓人生氣,
所以讓大家看看。
聲明:以下內容全部是從別的網站轉載,非出自本人之手。
若有侵權煩請通知版大立即刪除。
繼吳郭魚、福壽螺等外來水族打亂本土生態環境秩序之後,以前被養在水族箱的「垃圾魚」,目前也在鄉野溪流間大量繁殖,躍升強勢族群,成為本土生態環境的一大隱憂。
台灣早期的鄉野溪流生態,有鯽魚、鯉魚、鯰魚、草魚、鰱魚、泥鰍、白鰻等等本土性的魚類,並有遍地爬行的蝸牛、矗立田間的水茄等在地種動植物。然而,後來卻隨著環境的污染、水泥護岸的大行其道,以及外來族群的大軍壓境,本土生態「原味」為之喪失殆盡。
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吳郭魚的引進,接著改良演化成今日的福壽魚,後有福壽螺的大舉入侵,在人們發現經濟價值低劣的情況下,大量放逐於溪流中,衍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根據退休老師白長川及曾經從事養殖的民眾洪永泉長期的觀察,福壽魚具有保護幼魚的特性,成魚常把幼魚含在口中保護,並習慣吃食本土魚類的魚卵,長期下來,福壽魚數量激增,而鯽、鯉等本土魚種,則日漸枯竭,以前到冬山河垂釣,均可釣獲為數不少的本土魚,現在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充斥田間的福壽螺,因會破壞農作物,農民使用金寶螺粉加以毒殺,卻發生「火燒山燒死猴」的後果,一些本土水生動植物,也跟著命喪黃泉,加上其他農藥的頻頻使用,也對本土生態環境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今更有一種人稱「垃圾魚」的外來種,在冬山河等縣內河流大肆繁殖,成為水族主力之一,引起宜蘭縣政府的重視,去年五月間曾在海洋大學教授沈士新的協助調查發現,四次的撒網捕撈中,共捕得九尾福壽魚、八尾「垃圾魚」,「垃圾魚」體長最大者四十五公分、重七百克,最小者廿一公分、重六十五克,足見該類魚種的數量,在短短數年間已足以和福壽魚相抗衡,大有喧賓奪主之勢。
蘭陽地區的水圳溪流,常有民眾垂釣或撒網捕魚,所釣捕的主要漁獲不再是福壽魚,「垃圾魚」已成常客,因無食用及經濟價值,往往棄置岸邊任其腐爛發臭,形成另一種環保問題。
「垃圾魚」又稱琵琶鼠魚,原產於南美洲,喜以水中死屍、藻類、落葉、青苔等物為食,起初是水族業者引進賣給顧客放養於水族箱,以便吃食雜穢物淨化水箱,扮演「清道夫」的角色。
不料,這種水族箱裡的觀賞配角,竟遭人棄養於鄉野溪流,繁殖力、適應力比福壽魚強,不僅具有保護幼魚的習性,所產魚卵既大且硬,足以抗拒外力侵害,目前已成本土溪流的強勢族群,民眾只要下網捕魚,或是握竿垂釣,捕獲牠們的機率與日俱僧。
尤其令人憂心的是,隨著該類族群的日漸壯大,不僅和其他本土魚類搶食水中食物,將來一旦失去食物來源,恐會攻擊其他魚類、魚卵,以及啃食本土性的水中植物,造成另一種生態浩劫。
除了上述提到琵琶鼠魚可幫飼主清理水族箱外,它還有其他的經濟價值。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琵琶鼠魚都是其貌不揚,它們有很多具有五彩繽紛,非常美麗的體色,故具觀賞價值,水族愛好人士稱它為「異形」,在飼養上投入許多的心思及花費。另外,在南美洲因其表皮很厚,皮上又有硬角,被不少印地安原住民用來製成「磨刀器」,雖然垃圾魚成魚魚肉並不多,但也是當地的食用魚之一,在台灣則很少聽說被食用,據聞少數菲籍及泰籍勞工以其為食。國內有些饕客也曾以「火烤」或「藥燉」的方式作為料理,但國人接受度並不高。
福壽魚尚有食用及經濟價值,福壽螺則有人大量撿拾餵烏鰡,唯獨「垃圾魚」似乎一無是處,就如同垃圾般地沒人要,究竟應如何有效地化解這種水中「垃圾」問題,將環境生態的衝擊減到最低,正考驗相關單位的智慧與決心。